徒然酌杯酒,不觉散人愁。
相识仍远别,欲归翻旅游。
夏云满郊甸,明月照河洲。
莫恨征途远,东看漳水流。
【注释】
- 徒然酌杯酒:徒然,白白的;酌,斟满;杯酒,酒杯。
- 不觉散人愁:散,消散;愁,忧愁。
- 相识仍远别:仍,仍旧。
- 欲归翻旅游:欲,想要;反,反而、又;游,游览;旅,旅行。
- 夏云满郊甸:满,充满;甸,郊外。
- 明月照河洲:明月,明亮的月亮;洲,大河中的沙洲或陆地。
- 莫恨征途远:莫,不要;恨,遗憾;征途,旅途;远,遥远。
- 东看漳水流:东,向东;漳水,漳河;流,流动。
【赏析】
《别韦五》为唐人王勃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离别后,在饯行席前写下了这首送别的诗。
首联“徒然酌杯酒,不觉散人愁”,点明离别的原因,也是全诗感情发展的基础。饮酒本是消愁解闷的良方,但作者却“徒然酌杯酒”,可见离愁之深重,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所以“不觉散人愁”。这是对“别”字的具体解释。
第二联“相识仍远别,欲归翻旅游”。这两句是对上句的补充和深化。诗人与友人虽已相识许久,但此次分手却是要远别了。“犹恐他人先识我,故交、同门更情亲。”(刘长卿《送李判官》)“故交”就是老朋友,“同门”是指同学,“情亲”即情意深厚的意思。朋友即将离去,诗人不禁感到惆怅不已。然而诗人又想到,自己虽然要回去,但却是“翻旅游”,还是去远方吧!因为“东望”而“翻旅游”,可见诗人心情之复杂。
第三联“夏云满郊甸,明月照河洲”,写送别之际的自然景物,烘托气氛,渲染情感。“夏云”“明月”,点明季节,也表明时间是在夜晚。“夏云”指夏季的白云,“满郊甸”则描绘出一片茫茫的云海景象。“明月”指月亮,“照河洲”则描写月光洒在大河上的景色。这两句诗既写了景,也写了情;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月明”和“云满”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美丽的夜景画卷。“明月”和“夏云”,都是自然景物,但二者又都与人的心境有关。“明月”象征着希望和梦想,“夏云”象征着变幻莫测的命运和前程。因此,这两句诗不仅是写景,更是抒情,表达了诗人的忧思和感慨。
第四联“莫恨征途远,东看漳水流”。这两句诗既是劝慰友人的话,也是自己的心声。“莫恨”就是不要忧虑,“远”指路程遥远。“东看漳水流”则是说,不要担心路途遥远,向东望去,只见漳河水波滚滚。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安慰之意,也表达了自己的豪迈之情:“莫畏浮云遮日,只凭真才实干。”(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面的描绘、景物的刻画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和豪迈气概。诗人以“徒然”、“不觉”、“犹恐”、“翻旅游”、“夏”、“明月”、“莫”、“远”、“东看”、“漳水”等词汇和意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离别时的场景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和氛围。同时,这首诗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富有韵味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