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
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伴貂金换酒,并雀画成图。
恐是千年恨,偏令落日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唐朝宰相。大历十四年进士,曾任淮南节度使,故有“ 润州公”之称。元和初任中书舍人,因与宰相李吉甫政见不和而罢相。后复出为忠州刺史,迁湖州刺史,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蝉的释义:
蝉,一种昆虫,属于蝉科,体长约5到10厘米,身体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翅透明,前翅有横脉纹和后翅有纵脉纹。
译文:
蝉只凭风作为使者,完全依靠柳树作为住所。
它一肚子清白又有什么,两片翅膀薄得像没有一样。
伴着貂皮金换酒喝,并画成雀形来欣赏。
恐怕是千年的怨恨,偏令落日为之呼唤。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蝉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蝉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描绘了蝉的生活环境和习性。蝉只能凭借风力移动,完全依赖于柳枝作为栖息之所。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蝉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蝉的生命短暂,如同飘忽不定的风一般。
诗人用“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蝉的形象。虽然蝉只有一对翅膀,但它们纤细如羽,显得十分柔弱。这既表现了蝉本身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脆弱性的感叹。
第三句“伴貂金换酒,并雀画成图”,则是将蝉比作贵重的貂皮和珍贵的雀图,以此赞美了它们的美丽。然而,这些美丽的形象在诗人眼中却显得微不足道,因为它们无法抵挡住时间的侵蚀。
最后一句“恐是千年恨,偏令落日呼”,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他担心自己也会像蝉一样,被岁月遗忘,只能在落日的余晖中发出哀鸣。这种情感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时间和命运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