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地古带前朝,遗事纷纷未寂寥。
三泖凉波鱼蕝动,五茸春草雉媒娇。
云藏野寺分金刹,月在江楼倚玉箫。
不用怀归忘此景,吴王看即奉弓招。
奉和袭美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
风清地古带前朝,遗事纷纷未寂寥。
三泖凉波鱼蕝动,五茸春草雉媒娇。
云藏野寺分金刹,月在江楼倚玉箫。
不用怀归忘此景,吴王看即奉弓招。
注释:
奉和袭美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
奉和:应袭美的诗而作的应答诗。奉和:亦称“和答”。
吴中:指苏州一带地方。
书事:写事物。事:事情。
寄:寄托。
汉南:指汉水之南。因汉水流贯关中平原南部,故称汉南。
裴尚书:指裴迪,当时任尚书右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接到好友裴迪的《奉和袭美吴中书事》后,应其邀而作的酬答之作。全诗以“奉和”为题,表达了自己与友人同享江南美景的喜悦之情。
首联“风清地古带前朝,遗事纷纷未寂寥。”开宗明义,交代了写作背景和主旨。诗人首先描绘出了一幅宁静、古朴的江南水乡图卷,展现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颔联“三泖凉波鱼蕝动,五茸春草雉媒娇。”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生机勃勃和美丽动人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江南美景的深深眷恋之情。
颈联“云藏野寺分金刹,月在江楼倚玉箫。”则将视角转向了人文景观,通过描写寺庙和月亮等元素的出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文化氛围的赞美之情。
尾联“不用怀归忘此景,吴王看即奉弓招。”则巧妙地点明了主题——江南美景不仅让人忘却归途,还让诗人想到了英勇的吴王。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也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眷恋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独特理解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