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价皆酬百万馀,尚怜方丈讲玄虚。
西都宾问曾成赋,东海人求近著书。
茅洞烟霞侵寤寐,檀溪风月挂樵渔。
清朝还要廷臣在,两地宁容便结庐。

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三首

每篇各用一韵 注释译文赏析

《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三首,每篇各用一韵》出自唐代陆龟蒙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作品赏析以及评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不必探幽上郁冈:不需要探求深奥的哲理或寻求高远的修行之地。
  • 公斋吟啸亦何妨:在自己的书房中吟诵和歌唱,这有何妨?表现出作者对于个人修养和文学创作的热爱。
  • 唯求薏苡供僧食:只求薏苡这种植物可以作为僧人的食物。这里的“薏苡”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常用于治疗皮肤病。
  • 别著氍毹待客床:另外准备了一块氍毹(一种地毯)用作客人的床铺。氍毹是古代的一种高档织物,常用于铺设床榻或装饰。
  1. 词语注释
  • “探幽”指探索深奥的道理或追求高深的学问。
  • “上郁冈”指高山峻岭,形容环境清幽。
  • “吟啸”指吟诵和歌唱。
  • “供”指用来……的东西。
  • “别著”意为特意准备。
  1. 作品赏析
  • 隐逸生活: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繁忙世俗之外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
  • 文学创作:通过描写书房中的吟诵和歌唱,展示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体现了其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 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中提到“春近带烟分短蕙,晓来冲雪撼疏篁”,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
  1. 评析
  • 思想内涵: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还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精神独立和个人修养的重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思想代表了知识分子对自由和独立精神的追求。
  • 艺术特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同时,使用口语化的语言也使得诗歌更加接地气,更容易引起共鸣。

《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三首,每篇各用一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展现文人精神追求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唐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