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愁无涯,一夕发欲白。
因为鸾章吟,忽忆鹤骨客。
手披丹台文,脚着赤玉舄。
如蒙清音酬,若渴吸月液。

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平入声

端居愁无涯,一夕发欲白。

因为鸾章吟,忽忆鹤骨客。

手披丹台文,脚着赤玉舄。

如蒙清音酬,若渴吸月液。

注释:

端居:长时间地居住。愁:忧愁、烦闷。无涯:无边无际。

一夕:一夜。发:头发。白:变白。

鸾章:指诏书和文告。吟:诵读,吟咏。

忽忆:立刻想起。鹤骨客:像鹤那样高洁的客人。

手披:用手翻阅。丹台:指道家所说的仙山。

脚着:穿着,踏着。赤玉舄(xì):红色玉石做的鞋。

清音:美妙的音乐。酬:报答。

渴:极想。喝。

赏析:

这首四声诗描绘了夏日里诗人独自闲居时的心境和感受。

开头两句“端居愁无涯,一夕发欲白”表达了诗人长期独居而产生的无尽忧愁。长时间的静坐和孤独让诗人感到烦恼,甚至头发都变白了。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

诗人转而表达自己的情感变化。“因为鸾章吟,忽忆鹤骨客。”这里,诗人突然想起了那位像鹤一样高洁的客人。鸾章是指诏书和文告,诗人在诵读这些内容时,仿佛看到了那位高洁的客人,他的形象如同鹤一般挺拔而高洁。

诗人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手披丹台文,脚着赤玉舄。”这里,诗人用手翻阅着仙人居住的仙山,也就是道家所说的丹台;同时,他穿着红色的玉石鞋子,象征着他追求高洁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如蒙清音酬,若渴吸月液”,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追求和渴望。这里的清音指的是美好的音乐,而月液则是指月亮的精华,都是象征高洁的象征。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音乐和精华来满足自己的渴望,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展现了他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