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与君别,路在雁门西。
秋色见边草,军声闻戍鼙。
酣歌击宝剑,跃马上金堤。
归去咸阳里,平生志不迷。
留别定襄卢军事
行行与君别,路在雁门西。
秋色见边草,军声闻戍鼙。
译文:
在定襄与您告别,道路通向雁门的西边。
秋天的景色映照在边塞的草地上,听到远处传来的战鼓。
畅饮之后挥舞宝剑高歌,跃马登上金堤。
回到咸阳家中,我的人生志向从未迷失过。
注释:
- 行行与君别:意思是在定襄与您告别。行行,行走的样子。2. 路在雁门西:意思是道路通向雁门的西边。3. 秋色见边草:意思是秋天的景色映照在边塞的草地上。4. 军声闻戍鼙:意思是听到远处传来的战鼓。5. 酣歌击宝剑:意思是畅饮之后挥舞宝剑高歌。6. 跃马上金堤:意思是跃马登上金堤。7. 归去咸阳里:意思是回到咸阳家中。8. 平生志不迷:意思是我的人生志向从未迷失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追求。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首句“行行与君别”,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诗人在定襄与朋友告别,心中充满了感慨。“行行”一词,既描绘了诗人行走的情景,又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忧虑。
第二句“路在雁门西”,描绘了诗人离开定襄后的道路通向雁门的西边。雁门是长城的重要关口,象征着国家的边疆。诗人选择在这里告别,也暗示着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句“秋色见边草”,通过观察边塞的秋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陲的思念和担忧。边塞的秋色凄凉,草木凋零,反映了国家边陲的荒凉和艰苦。诗人用“秋色见边草”来表达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关心。
第四句“军声闻戍鼙”,通过听到远处传来的战鼓,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关切和担忧。戍鼙是古代军队中的战鼓,声音激昂豪迈。诗人用“军声闻戍鼙”来表达他对战争的关注和忧心忡忡的心情。
第五句“酣歌击宝剑”,描绘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畅饮高歌,挥舞宝剑的情景。这一画面充满了豪情壮志和英雄气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态度。
第六句“跃马上金堤”,描绘了诗人跃马登上金堤的情景。金堤是古代的一种防御工事,象征着国家的坚固和强大。诗人用“跃马上金堤”来表达他对国家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最后一句“归去咸阳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向往。“咸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城市,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诗人用“归去咸阳里”来表达他对家乡的眷恋和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离别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通过对国家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于国家的关心和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