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人天遍,童年在沃洲。
开禅山木长,浣衲海沙秋。
振锡摇汀月,持瓶接瀑流。
赤城何日上,鄙愿从师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赠禅僧》。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弟子人天遍,童年在沃洲。
注释:我作为弟子,已经遍及人、天两界,我的童年岁月是在沃洲度过的。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总结,沃洲可能指的是作者曾经居住或修行的地方,通过这句话,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感慨。开禅山木长,浣衲海沙秋。
注释:打开禅山的木门,山中树木繁茂;洗净衣衲,海水中的沙子在秋天变得金黄。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禅寺中的生活状态。山木长意味着山林茂盛,海沙秋则形容海边的沙滩在秋天呈现出金黄色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振锡摇汀月,持瓶接瀑流。
注释:举起锡杖晃动水面,仿佛月亮在水中摇曳;手持瓶子承接瀑布的飞泉。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禅寺中修行的场景。通过使用“振锡”和“持瓶”,诗人表现出了禅宗修行者的一种静坐冥想的状态,同时也传达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赤城何日上,鄙愿从师游。
注释:何时才能登上赤城的顶峰,我的心愿是跟随你一起学习。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禅宗的向往和追求。赤城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象征,代表着修行的最高境界。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追随禅师学习,以求得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执着和坚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修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禅宗文化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