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予生好古,吊舜苍梧间。
白日坐将没,游波凝不还。
九疑云动影,旷野竹成班。
雁集蒹葭渚,猿啼雾露山。
南风吹早恨,瑶瑟怨长闲。
元化谁能问,天门恨久关。

诗句如下:

伊予生好古,吊舜苍梧间。
白日坐将没,游波凝不还。
九疑云动影,旷野竹成班。
雁集蒹葭渚,猿啼雾露山。
南风吹早恨,瑶瑟怨长闲。
元化谁能问,天门恨久关。

接下来是译文:

我天生爱好古代的事情,在苍梧间哀悼舜帝。白昼逝去,他的身影却依然徘徊不返。九嶷的云影摇曳,如同他的影像,而空旷的原野上,竹子排成了队伍。大雁聚集在蒹葭渚边,猿猴在迷雾中的山岭上啼叫。南风吹散了我早年的遗憾,而我则在瑶瑟中寄托了长久的哀愁。元化的人啊,你究竟能向谁询问这千古的疑问?天门山的怨恨已经久闭。

关键词注释如下:

  • 湘川(湘江之川):指湘江流经之地。
  • 吊舜(纪念舜帝):通过诗歌表达对舜帝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 苍梧: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南省永州市境内。
  • 白日(白天):形容时间流逝,暗示舜帝生前的光辉岁月已逝。
  • 游波:比喻舜帝的精神或影响力如同流水般永存不息。
  • 九疑(九疑山):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市境内,为五岳之一。
  • 旷野:广阔的原野,这里形容舜帝遗留下的广阔天地和深远影响。
  • 雁集:大雁聚集,常用来象征思乡或思念远方的亲人朋友等情感。
  • 蒹葭(jiān jiā):一种植物,常用于比喻思念之情。
  • 猿啼:猿猴的叫声,常用来表达哀叹、悲鸣等情感。
  • 瑶瑟:一种古代弦乐器,常用来比喻音乐、艺术或美好的事物。
  • 元化:古代对皇帝的尊称,这里指唐高宗李治。
  • 天门:传说中的天界门户,通常用来形容神秘或高远的境界。
  • 恨久关:长时间被关闭或封闭,这里指心中的遗憾难以释怀。

赏析:

《湘川吊舜》是唐代诗人马戴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通过对舜帝一生事迹的回忆与怀念,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意。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隐喻,如“九疑云动影”象征着舜帝的崇高形象与永恒不变的精神;“雁集蒹葭渚”和“猿啼雾露山”则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和寂寥的自然景象。整体而言,马戴以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先贤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