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居堂下幸君移,翠掩灯窗露叶垂。
莫羡孤生在山者,无人看着拂云枝。
【注释】
高司马移竹:唐代李商隐有诗《高轩过》曰:“高轩过,天路入云涛。为报平安且莫遣,主人无计出山来。”这里的“高轩”,就是高官的车子,也即高司马的车子。
丛居堂下:住在厅堂的周围。这里指高司马住在厅堂的周围。
幸君移:指请他移走。
翠掩灯窗露叶垂:用翠绿的枝叶遮掩灯光,窗前垂下晶莹的露珠。
莫羡孤生在山者:不要羡慕山中独自生活的竹子。
无人看着拂云枝:没有人看守,风吹着树枝,好像云彩拂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高司马的一首赠诗(高司马即高适)。诗人通过写竹,表达了自己对高适的敬慕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不平。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寓意深远。
首句“丛居堂下幸君移”,诗人以“丛居”二字形容高司马的住所十分高雅,同时表达了自己对高司马的敬慕;接着以“幸君移”三字点明自己的目的,即希望高司马能够将这棵竹子移到别处,以表达对高司马的敬意。
次句“翠掩灯窗露叶垂”,诗人通过描绘竹林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高司马的欣赏之情。其中“翠掩灯窗”形容竹林茂密,遮阴于灯烛之间;“露叶垂”则形容露水打湿了树叶,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第三句“莫羡孤生在山者,无人看着拂云枝”,诗人以“莫羡孤生在山者”一句表达了自己对高司马的敬慕之情;同时以“无人看着拂云枝”暗示了自己处境的艰难,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伤感。
最后一句“无人看着拂云枝”,诗人以“无人看着拂云枝”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感。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忧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