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夜照离色,恐闻啼晚鸦。
前年营雁塞,明月戍龙沙。
曾与五陵子,休装孤剑花。
诗句原文:
凝夜照离色,恐闻啼晚鸦。
前年营雁塞,明月戍龙沙。
曾与五陵子,休装孤剑花。
译文:
夜晚的寒风吹过,带走了离别的色彩,让我感到害怕听到那哀婉的鸟鸣。
去年我驻扎在遥远的边塞,明亮的月光下守卫着荒凉的沙漠。
曾经与五陵子弟一起,不要掩饰你手中的宝剑和心中的孤独。
关键词解释:
- 凝夜照离色:描述了夜晚的景象与离别的情绪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场景的深切感受。
- 恐闻啼晚鸦:通过“啼”字,传达了对离别中生离死别的担忧和恐惧,而“晚鸦”则增添了凄凉和不安的氛围。
- 前年营雁塞:指的是诗人去年驻守于边塞的经历,体现了边疆将士的生活艰辛与寂寞。
- 明月戍龙沙:描绘了边陲守边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将士们艰苦卓绝的生活状态。
- 曾与五陵子:通过提及“五陵”,诗人可能是指自己与来自京城或其他地方的年轻人共同经历这段旅程,强调了战友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 休装孤剑花:表达了战士内心的孤独和对战友情谊的珍视,同时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和战士们的心理变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兵在边塞的孤独生活及其内心的复杂感受。首句“凝夜照离色”开篇即营造了一种寂静且略带忧伤的气氛,紧接着第二句“恐闻啼晚鸦”则引入了一个令人感伤的主题——离别与思念。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接下来,“前年营雁塞,明月戍龙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他在边疆的艰难生活,以及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最后,“曾与五陵子,休装孤剑花”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体上,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主题思考,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