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
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解析】
本诗是作者在江边驿馆看到江南的景色,触景生情,想起故园的桃李盛开,不禁思念起故乡。全诗以“寒食渡江南”开篇,点明了题意;第二句中“忽见浔阳水”,即看见江南的水,而“宋家潭”则是指代自己的家乡;第三句“疑是宋家潭”,则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怀念之情;第四句“明主阍难叫”,则是表达自己因不能为国效力、报效朝廷而产生的愤慨之情;最后两句“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则是表达自己对家乡美景的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
春分时节从淮水以北来到长江之南,忽然看见了浔阳江面,误以为是家乡的潭水。皇帝的命令难以执行,我作为孤臣无法胜任。远远地想着故乡的田野,那里的桃花李花盛开得正茂盛。
赏析:
诗人在黄梅临江驿见到江南春色时,想到自己身在异乡,不能为国出力,因而产生思归之情。首联“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写诗人由北方到南方来游,并明确写出了时间,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颔联承上启下。颈联“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写诗人的愁绪与无奈。这里“明主”指唐玄宗,“孤臣”指诗人自己,诗人以“阍”比喻君主,表明自己虽想建功立业却无能为力,内心十分矛盾痛苦。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自己报国无门的矛盾心情,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无助的情绪。
尾联“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写诗人在异乡思念故乡,想象着故乡春天的美好景象。“遥思”二字将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使诗歌的主题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