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习和风扇,悠悠淑气微。
阳升知候改,律应喜春归。
池柳晴初拆,林莺暖欲飞。
川原浮彩翠,台馆动光辉。
泛艳摇丹阙,扬芳入粉闱。
发生当有分,枯朽幸因依。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来赞美和风的温和与美好。全诗四联:第一联写和风微拂;第二联描写阳升、律应、池柳、林莺等景象;第三联写川原、台馆等景色;第四联写泛艳摇丹阙,扬芳入粉闱。“习习和风扇,悠悠淑气微。”(注释:习习:轻而缓;淑气:和煦的风)这两句写和风微拂,暖意融融。

“阳升知候改,律应喜春归。”(注释:律:指二十四节气中的节律;候:季节;律应:节气变化。)阳气上升,知道季节的变化了;二十四节气随着太阳的运行而更替,人们很高兴春天回来了。

“池柳晴初拆,林莺暖欲飞。”(注释:拆:开放;欲:将要;林莺:黄莺。)池边的柳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开始舒展开来;树林里的黄莺在温暖的阳光下,将要展翅高飞。

“川原浮彩翠,台馆动光辉。”(注释:川:大河;原:平原;彩翠:五彩缤纷;辉:辉煌。)大河两岸的景色五彩斑斓,光彩夺目;楼台馆阁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辉煌。

“泛艳摇丹阙,扬芳入粉闱。”(注释:泛艳:色彩鲜艳;丹阙:红色的宫门;扬芳:香气四溢;粉闱:女子的内室。)色彩鲜艳的花木摇曳着红色的宫门;香气四溢的花草飘进女子的内室。

“发生当有分,枯朽幸因依。”(注释:发生:生长;枯朽:枯萎衰老;幸:幸运。)草木的生长是有原因的;枯萎衰老的东西也幸运地得以依存于大地。

【答案】

赋得春风扇微和

习习和风扇,悠悠淑气微。

阳升知候改,律应喜春归。

池柳晴初拆,林莺暖欲飞。

川原浮彩翠,台馆动光辉。

泛艳摇丹阙,扬芳入粉闱。

发生当有分,枯朽幸因依。

赏析:“和风”是自然界的一个现象,但诗人把它人格化了,赋予了它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从而成为自然界中具有生命力的存在。这种对自然界中事物加以理想化处理,赋予其人的情性,使之具有某种精神追求的做法,在诗歌创作中是十分常见的。这首诗就是如此。“和风”本是无形的,但在诗人心中却有了形象——一个温柔多情的女性形象。诗人把“和风”比喻为“淑气”,并称其为“微”,这就使“和风”的形象更加丰满起来,同时也使整个诗歌的主题更加明确。诗人接着描写“和风”吹拂下的景物,如“池柳”、“林莺”,以及“川原”的“彩翠”,“台馆”的“光辉”,这些景物都是“和风”所到之处。“和风”给它们带来了生机,使它们焕发出了活力,因此被诗人称为“发生”和“扬芳”。这里诗人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这是古代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技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