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楚雠韩势有馀,男儿遭遇更难如。
偶成汉室千年业,只读圯桥一卷书。
翻把壮心轻尺组,却烦商皓正皇储。
若能终始匡天子,何必□□□□□。
【注释】
留侯:指汉初张良,字子房。
雠:仇敌。
汉室:汉王朝的政权。
圯桥:秦末张良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遂,后遇黄石公授以《太公兵法》,乘赤松真人送书时,又授以《素书》。张良将《素书》读成“素书”,故后人称他为“留侯”。
商皓:商山四皓之一,秦末隐居商山,曾劝太子少傅吕不韦不要立赵姬为后。
□:通“辅”。“终始”即始终,这里指始终辅佐君主。
【赏析】
此诗是作者读张良的《留侯论》有感而写的。
首联写张良的身世与遭遇。张良,字子房,西汉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出身微贱,年轻时家贫,经常拾垃圾为生,为人慷慨侠义。楚汉战争期间,张良投靠刘邦,助刘邦战胜项羽。张良的智勇善谋,对刘邦建立大汉王朝起了重要作用。张良晚年归隐,潜心著述,留下了《史记·留侯世家》和《留侯论》。
颔联赞颂张良辅佐汉王成就帝业。汉高祖刘邦在灭了项羽以后,建立了新的政权。但新政权刚刚稳定下来,就发生了陈豨、黥布叛乱。张良受刘邦委托,出使平定陈豨、黥布之乱,最终使天下得以安定。这中间,张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张良在陈平的帮助下,用奇计除掉了韩信,使刘邦免于后顾之忧。张良还帮助刘邦制定法令,使百姓安居乐业。
颈联写张良辞官退隐。张良虽然为刘邦立下赫赫战功,但他本人却淡泊名利,不求高官厚禄。张良曾两次辞官退隐,一次是因为避嫌,一次是因为看不惯朝廷中的权臣。在辞官之后,张良专心致志地著述,终于完成了一部传世之作《太公兵法》。
尾联抒发自己的愿望。张良虽已功成名就,但仍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慕荣利。张良希望刘邦能够继续辅佐皇帝,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这首诗通过赞美张良的生平事迹,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和历史作用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