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卜隐初,生计亦无馀。
三亩水边竹,一床琴畔书。
深林收晚果,绝顶拾秋蔬。
坚话长如此,何年献子虚。
诗题: 题友人草堂
注释与赏析
- 空山卜隐初,生计亦无馀。
- 注解:“空”字形容山野的空旷,“卜隐”指的是选择隐居生活。“生计”即生计问题或生计方式。 “亦无馀”意味着没有多余的财富或物质。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选择远离尘嚣、追求简朴生活的钦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于名利看淡的生活态度。
- 三亩水边竹,一床琴畔书。
- 注解:“三亩”指土地面积,这里用来象征隐居者的领地或空间。“水边竹”描绘了一种静谧的自然景象,水边的竹子象征着清雅与高洁。“琴畔书”则指的是在琴旁阅读书籍,体现了一种高雅的文化生活。
- 赏析:通过这两句诗,诗人传达了对友人生活环境和精神追求的喜爱。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对于文化和自然之美的向往。
- 深林收晚果,绝顶拾秋蔬。
- 注解:“深林”表明森林中,“晚果”指秋季的水果,可能是指柿子等应季水果。“绝顶”指高山之顶。“拾秋蔬”则是指收集秋天收获的蔬菜。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隐居者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生活方式,不仅仅限于物质层面的丰收,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满足和宁静。
- 坚话长如此,何年献子虚。
- 注解:“坚话”可能是对“坚持的话语”或“坚定不移的话”的误写,此处可能指的是坚定的意志或信念。“子虚”是汉代文人刘向所编《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位男子为了表达爱慕之情而虚构的故事。
- 赏析:诗人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于坚守原则和理念的执着,并暗喻朋友的这种做法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一种永恒不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