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
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
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
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
钻火见樵人,饮泉逢野兽。
道情亲法侣,时望登朝右。
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
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
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
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

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游开化寺卧病不得同游赋得十韵兼呈马十八郎丞公

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

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

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

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

钻火见樵人,饮泉逢野兽。

道情亲法侣,时望登朝右。

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

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

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

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

注释:

  1. 山色入层城(层城:层层叠叠的城墙): 形容山色之美。
  2. 钟声临复岫(复岫:复,又;岩),指寺院内回荡着的钟声。
  3. 乘闲息边事(乘闲:趁空闲的时候;息:停息、放下):指暂放手边的公务。
  4. 探异怜春候(探异:探求奇异;春候:春天的消息):指探求春天的信息和景物。
  5. 曲阁下重阶(重阶:多层台阶):在曲折的小路旁有多层台阶。
  6. 回廊遥对霤(霤:屋檐下流下的水珠):在曲折的小路上对着屋檐下滴下的水流。
  7. 石间花遍落(石间:石头之间;遍落:遍布、遍地落下)、草上云时覆(草上:草丛之上;时覆:时常覆盖):指石缝中长满了鲜花,而草上的云雾时浓时淡地覆盖着。
  8. 钻火见樵人(钻火:用火钻取火种;见:看见)、饮泉逢野兽(饮泉:喝泉水;逢:遇到):指在山上遇见了打柴的人和野兽。
  9. 道情亲法侣(道情:修道者的情感;法侣:佛家修行者的同伴):指修道的人之间的友情和佛教修行同伴之间的亲情。
  10. 时望登朝右(时望:时常期待;登朝右:登上朝廷的重要职位):指时常期待能够登上朝廷的重要职位。
  11. 执宪纠奸邪(执宪:执法公正;纠:纠正)、刊书正讹谬(刊:刻印;正:纠正):指执法公正纠正邪恶和错误。
  12. 茂才当时选(茂才:才能出众的人;当时选:当时被选拔):指当年被选拔出来做官的才俊。
  13. 公子生人秀(公子:贵族子弟;生人秀:天生的才华出众):指贵族子弟天生具有卓越的才华。
  14. 赠答继篇章(赠答:赠送应答;篇章:文词文章):指书信往来不绝,文章作品接连不断。
  15. 垂帘独衰疾(垂帘:悬挂帘子;独:独自;衰疾:身体虚弱):指独自躺在病床上感到身体虚弱。
  16. 击缶酬金奏(缶:古代的一种乐器;金奏:敲击乐器来演奏乐章):指敲击乐器演奏乐曲来酬谢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清明节期间,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一同游览开化寺,因生病未能一同出游,而作的一首七绝诗。全诗描绘了寺庙的美景以及作者与友人的交往情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愉悦和孤独。
    首联“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描写了开化寺周围的自然风光。这里的“层城”和“复岫”分别指层层叠叠的城墙和曲折的山峰,描绘了寺庙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
    颔联“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则转向描述作者游览时的心境。这里的“边事”是指处理国事,而“探异”则意味着寻找新奇之处。同时,“怜春候”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
    颈联“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致。这里的“曲阁”是指曲折的走廊,“重阶”则是多层台阶,而“回廊”则是指在曲折的小路上修建的通道。这些细节描绘了寺庙内部的独特构造和布局。
    尾联“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则从自然景观的角度,进一步丰富了整首诗的内容。这里的“石间”、“草上”都是描写自然景观的方式,而“花遍落”和“云时覆”则描绘了花朵凋谢和云彩飘动的景象,给人一种空灵而宁静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对寺庙内外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作者心情的抒发,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景色的喜爱和对于友人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