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注释: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湖边所见到的景象:一位老人在矶头上垂钓,湖水中的桃花随波逐流。
- “戏题湖上”表明这是一首即兴之作,诗人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对湖景进行了描绘。
- “湖上老人”、“湖里桃花”是诗中的主体形象,通过这两个元素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 “竹竿袅袅波无际”形容了垂钓时竹竿随风摇曳的情景,以及浩渺的波涛和无尽的视野。
- “不知何者吞吾钩”表达了诗人对钓鱼结果的好奇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股超然物外的闲适之情。
赏析:
本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湖光山色,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首句“湖上老人坐矶头”,便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境界。次句“湖里桃花水却流”,则是对这种境界的具体描绘,桃花随水而去,象征着春天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三、四句进一步渲染了这股宁静之美,通过对“竹竿袅袅波无际”和“不知何者吞吾钩”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恬淡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歌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绪,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静谧的湖光之中,感受到那份宁静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