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一部分,全诗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江上琴兴

  • 注释:“在江上弹奏音乐的兴致。”
  • 译文:我在江边弹起了琴,心情愉悦。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 注释:“我在江上用玉制的琴弹奏,琴声清澈,心也变得纯净。”
  • 译文:我坐在江边,拿起玉琴弹奏,琴声清冽,我的心也跟着变得宁静和清明。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 注释:“七弦琴的音阶一遍遍响起,四周的树木都被笼罩在一片宁静之中。”
  • 译文:琴声悠扬,仿佛穿越了整个树林,周围的树木都沐浴在一种宁静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幽深。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 注释:“琴声使江面上的月亮看起来更加明亮洁白,又让江水显得深邃而深远。”
  • 译文:琴的声音如同月光一样明亮,它照亮了江上的景色,使得江面上的月亮看起来更加清晰明亮;同时,琴声又像是江水一样深沉,它让江水显得更加深邃而深远。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 注释:“最后才明白,梧桐树枝可以作为金器的标志。”
  • 译文:通过这琴声,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古人要用梧桐树来做乐器的装饰,因为它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就像黄金一般珍贵。

赏析:
这首诗以“琴”为引子,通过描绘琴声的美丽和对大自然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诗人以琴声比喻月光和流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