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夔州路,层波滟滪连。
下来千里峡,入去一条天。
树色秋帆上,滩声夜枕前。
何堪正危侧,百丈半山颠。
诗句释义及注释
- “不远夔州路”: “不远”表示距离不遥远,“夔州”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重庆市。这句诗表达了对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期待和兴奋。
- “层波滟滪连”: “层波”描绘了水面层层叠叠的景象,“滟滪”指险峻的岩石,两句合起来形象地描述了夔州的山水之美。
- “下来千里峡”: “下来”意味着从高处向下走或经过,“千里峡”指的是夔州地区壮丽的峡谷。这里的峡谷景色壮阔,给人以深远的印象。
- “入去一条天”: “入去”即进入,“一条天”形容峡谷狭窄到仿佛只容得下一条路,给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感觉。
- “树色秋帆上”: “树色”指树木的颜色,“秋帆”则是指秋天的船帆。这句诗描绘了秋日里,船只在峡中航行时,两岸的树木色彩斑斓,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的景象。
- “滩声夜枕前”: “滩声”即滩上的水声,“夜枕前”则是指夜晚时分,水声伴随着船行的声音,让人感觉像是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世界中。
- “何堪正危侧,百丈半山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地势险峻的感受。“何堪”表示难以承受,“正危侧”强调了地势的险恶,“百丈半山颠”则具体描述了这种险峻的程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译文
不遥的夔州路,层波滟滪连。
下面千里峡,入去一条天。
树色秋帆上,滩声夜枕前。
何堪正危侧,百丈半山颠。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观之中。首句“不远夔州路”,简洁地设定了背景,让人立即联想到夔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接下来的几节诗,通过“层波”、“滟滪”等词汇,描绘了夔州地区的山水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特别是“下来千里峡,入去一条天”这两句,更是将峡谷的险峻和壮丽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树色秋帆上,滩声夜枕前”两节,则通过具体的场景和感受,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最后两句“何堪正危侧,百丈半山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地势险峻的感受,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