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石头岸,身事两相违。
旧国日边远,故人江上稀。
水声寒不尽,山色暮相依。
惆怅未成语,数行鸦又飞。
【注释】
行行:指行程。
石头岸:即今江苏镇江市的江边。
身事两相违:指自己与国家大事有矛盾,不能在一起做事。
旧国日边远,故人江上稀:故国是长安(古都),在长安之东,距石头岸较近;故人是指友人李白、杜甫,他们此时都在江南一带游历。
水声寒不尽,山色暮相依:水声是长江水声,暮色时,江水映照着落日余辉,显得分外明澈,所以“寒不尽”。
惆怅未成语,数行鸦又飞:惆怅是因为诗人与友人分别之后,未能立即叙话。乌鸦归巢,表示傍晚。
【赏析】
《旅次石头驿》一诗作于天宝十四年(755)冬,当时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叛乱案,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境内)。这首诗是诗人在途中写下的。
第一联:“行行石头岸,身事两相违。”意思是说,我在这石头岸徘徊徘徊,因为身事两相违背。这里的“行行”是形容行走不停的意思,“石头岸”是说诗人在石子路上行进,因为石子路不平坦,所以行走起来很艰难。而“身事两相违”则是说诗人与国家大事有矛盾,不能在一起做事。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悲哀。
第二联:“旧国日边远,故人江上稀。”意思是说,我的故乡在长安(今西安),距离这里很远,而且现在我的朋友都在江上,很少见到他们了。这里的“旧国”指的是长安,因为长安是唐朝的首都,所以称为“故国”。而“江上稀”则是指朋友们都在江上游历,很少有时间相见。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三联:“水声寒不尽,山色暮相依。”意思是说,江水的声音虽然寒冷,但是江水的倒影却映照着落日余辉,使得山色显得分外明澈。这里的“寒不尽”是形容江水的声音虽然冷,但是江水倒映着太阳的影子,使得江水显得温暖。而“暮相依”则是说夕阳西下时,江水和山色相互依偎在一起。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第四联:“惆怅未成语,数行鸦又飞。”意思是说,我感到十分惆怅,还没有来得及向朋友说句话,乌鸦就已经飞回来了。这里的“未成语”是说诗人还没有来得及说话,而“数行鸦又飞”则是说乌鸦已经飞回来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自己在石头岸的徘徊和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