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四弦分,重来上界闻。
玉盘飞夜雹,金磬入秋云。
陇雾笳凝水,砂风雁咽群。
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
历历四弦分,重来上界闻
张祜的《观宋州于使君家乐琵琶》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琵琶演奏画面。诗中写道“历历四弦分,重来上界闻”,这四句诗意蕴深厚。首先“历历”二字,形象地表达了琵琶声音清晰、条理分明的特点。接着的“四弦分”则描绘了琵琶乐器的独特构造和演奏时的动态美感,仿佛是琴弦的交错与共鸣,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而丰富的音色。最后“重来上界闻”,则传达了一个信息,琵琶的声音似乎跨越了凡尘,达到了天界的层次,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玉盘飞夜雹,金磬入秋云”这句诗更是让人赞叹不已。在这里,“玉盘飞夜雹”用来形容琵琶声音清脆悦耳,犹如玉盘中落雹般清脆响亮;而“金磬入秋云”形容的是琵琶声音悠扬连绵,好似秋日的白云中传来的悠长回声。这两句通过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接下来的“陇雾笳凝水,砂风雁咽群”进一步扩展了音乐的背景和氛围。这里“陇雾笳凝水”描绘了演奏时周围环境的静谧之美,如同山间薄雾中的笳声在水面凝固一般,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砂风雁咽群”则形容了风吹过沙丘,伴随着哀怨的雁鸣,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远的氛围。
最令人动容的句子莫过于“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在这一句中,诗人以“天塞恨”表达了对遥远边疆生活的无奈与哀愁;而“青冢”指的是昭君墓,一位为国献身的女性。诗人将琵琶声比作她悲切的哭泣,使得整首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也更具有历史与文化的内涵。
这首诗不仅是对琵琶音乐的赞美,更是对古代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它不仅展现了琵琶这一乐器的魅力,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生活面貌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唐代的音乐文化和社会生活,感受到古人的艺术情怀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