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注释】
1.孤山:在杭州西湖的西北岸。孤山上有一座孤山寺,是南宋时建造的,后被毁,现仅存遗迹。
2.碧岑:青山翠岭。
3.一径:小路。这里指通向孤山的小路。
4.不雨:即使下雨。
5.润:滋润。
6.阴:阴暗,没有阳光。
7.断桥:位于杭州西湖上,与苏堤相邻,因桥下有白沙堤(又名断云堤)而得名。
8.荒藓:长满青苔。
9.空院:空旷的寺院。
10.西窗月:古代诗文中多以西窗月来表达离人思妇之情。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游览杭州孤山寺而写的。诗的前两句写登临所见;后两句写游后的感怀。全诗构思巧妙,层次分明。
开头两句:“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诗人登上孤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耸立着的楼台和碧绿的青山。他沿着一条曲折的小路走进孤山寺的后面。“入湖心”三字表明了诗人对孤山景色的赞赏,同时也点出了孤山的位置。
下面四句是写孤山寺周围的景物。“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润”是滋润、湿润的意思,“阴”是阴暗、没有阳光。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即使不下小雨,孤山总是那么湿润;即使天空没有云彩,湖水也总是那么阴沉。这一句从侧面衬托了孤山的秀丽。
诗又写到断桥上的苔藓。“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由于苔藓生长,使得断桥显得更为破旧,而空寂的寺院里落花堆积更增添了凄凉气氛。这两句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冷落的氛围。
最后一句:“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西窗下的月光依旧明亮,而寺里的钟声似乎还在北林中回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