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荒城外,江声野寺中。
贫知交道薄,老信释门空。
露叶凋阶藓,风枝戛井桐。
不妨无酒夜,闲话值生公。
【注释】
①月色荒城外:荒外,即郊野。②江声野寺中:江声,指寺庙附近的江水声。③贫知交道薄:贫穷之时,知道朋友的交情已淡薄。④老信释门空:年老时,对佛教的理解也变得空洞了。⑤露叶凋阶藓:露水打湿的叶子脱落在台阶上,苔藓被露水打湿后枯萎。⑥风枝戛井桐:风吹动树枝,使井边的梧桐树受到敲打。⑦不妨无酒夜:即使没有酒也可以在夜晚聊天。⑧生公:传说中的一位得道高僧,姓释,名通。⑨闲话值生公:在生公那里闲聊。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诗人晚年,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友情的感慨及对于佛理的领悟。全诗语言质朴,意境幽远,充满了禅意。
“月色荒城外,江声野寺中。”首句写景,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幽远的画面:月亮挂在郊外空旷的原野上,江水的声音在野寺中回荡。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宁静、深远的基调。
“贫知交道薄,老信释门空。”第二句写人,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友情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来展现人生的沧桑变化。在这里,“贫”和“老”是两个关键词,它们代表了人生的不同阶段。诗人通过“交道薄”和“信释门空”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失望和无奈。
“露叶凋阶藓,风枝戛井桐。”第三句写物,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露珠打湿了台阶上的藓草,风中的树枝敲打着井边的梧桐树。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诗的内涵,使画面更加生动。
“不妨无酒夜,闲话值生公。”最后一句写事,表达了诗人对于佛理的领悟。尽管生活中没有酒相伴,但与生公聊天却是一种享受。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于佛理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和悟理来表达诗人的人生感悟和佛理领悟,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