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吹五两,日暮竟陵城。
肠断巴江月,夜蝉何处声。
【注释】竟陵:即竟陵郡,今属湖北。五两:指江中之洲。日暮:太阳即将落山时。巴江:长江在四川境内的一段,流经奉节,称巴江。肠断:形容思念之情深切到极点。
【赏析】
首句写诗人傍晚抵达竟陵(今湖北钟祥县),次句写诗人夜晚宿于岸边,三句写诗人夜不能寐,四、五句写诗人因思而悲,因悲而吟。全诗语言质朴,情调哀婉,意境幽远,耐人寻味。
“夕次竟陵”,是说晚上抵达竟陵。次句“南风吹五两”中的“五两”,“一作‘五里’”。据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道》卷七十六:“竟陵郡……有五里洲。”可知,“五两”是竟陵一带的一个小岛。
“日暮竟陵城”,写诗人傍晚抵竟陵时的情形。日暮时分,诗人来到竟陵,站在岸边。
“肠断巴江月”,写诗人因思乡而悲。唐代诗人李白曾登巴陵古观,凭吊屈原。他写道:“蝉鸣黄鹤楼,孤寂空悠悠。江水东流入大海,万里送行舟。”可见,李白也曾有过“夜发清溪向三峡”(《赠韦侍御黄裳》)的经历。诗人想到,自己如今也是“江水流落西复东”,不免产生思归之感,因而感到“肠断”。
“夜蝉何处声”,写诗人因悲而吟。诗人在竟陵之夜,听到江边的蝉声,不禁又生愁绪,于是便吟出这首诗来。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竟陵之夜,听到江边的蝉声,不禁又生愁绪,于是便吟出这首诗来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