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
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

杂曲歌辞胡渭州,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逐一解析其内容、翻译、注释和赏析:

  1. 诗歌原文
    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长江万里流。
    乡国不知何处是,云山漫漫使人愁。
    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
    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

  2. 诗歌译文
    孤独的月亮照耀着小舟在江上行驶,
    无尽的长江仿佛延伸至天际。
    我不知故乡在何方,
    只见连绵的群山让人心生忧愁。
    杨柳如丝般柔长,色彩斑斓犹如锦缎,
    桃花绽放如同花园中的芳香。
    微风拂过窗帘缝隙,只留下衣襟上的香气。

  3. 注释

  • 亭亭孤月:明亮的月亮高悬在天空,形状像一把孤零零的弓。
  • 江万里流:长江水绵延不绝地流淌。
  • 乡国不知何处是:对于故乡的位置感到迷茫和无助。
  • 云山漫漫使人愁:连绵的山脉令人感到压抑和忧郁。
  • 杨柳千寻色:杨柳树枝伸展开来,色彩鲜艳如绸缎。
  • 桃花一苑芳:桃花盛开时,整个园林都充满了芬芳。
  • 风吹入帘里:一阵微风吹进室内,带来阵阵花香。
  • 唯有惹衣香:只有这些香气能撩拨人的心情。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首句以孤月起兴,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接下来,“寂寂长江万里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遥远思念。第三、四句,通过对“杨柳”和“桃花”的描绘,诗人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却又因无法与故乡亲人团聚而倍感凄凉。最后两句,“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以微风带来的花香为结尾,不仅增添了诗中的生活气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柔软与敏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杂曲歌辞胡渭州》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自然美的诗歌。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也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魅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