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家叹穷鸟,吾族赋归田。
莫道荣枯异,同嗟世网牵。
黄陵浮汨渚,青草会湘川。
去国逾三岁,兹山老二年。
寒鸮鸣舍下,昏虎卧篱前。
客泪堪斑竹,离亭欲赠荃。
放言久无次,触兴感成篇。
【注释】
1.伯奴:作者的侄子。归田赋:指《归田赋》。2.尔家:指作者家。3.嗟:感叹词。4.黄陵:指屈原投江之处。5.汨(mì)渚:汨罗江中的沙洲,屈原曾投江而死于此。6.青草会:即“湘水会”,古地名。7.兹山:这里指家乡的山丘。8.寒鸮:一种夜鸟。9.昏虎:指老虎、猛兽等凶猛之物。10.放言:随意发表议论,无拘无束地抒发感情。11.荃:《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荃是香草,这里借指故乡。12.触兴:触动了某种情绪或兴致而有所感发。
【译文】
你家门中叹息穷困,我家族也赋写归田。
不要说荣枯不同,同是受到世俗牵绊。
黄陵浮在汨罗江上,青草聚汇在湘水两岸。
离国已逾三年,这山已两年不见旧颜。
寒天的枭鸟鸣于舍下,黄昏的老虎卧于篱前。
客子的眼泪可当斑竹,离别的情义要似湘水长流。
放声高论久已不得其序,偶遇触发便写成篇章。
【赏析】
此诗首联点出侄儿伯奴与自己的相同命运:同样被贬,一样怀才不遇。颔联承上启下,表明自己和侄儿都遭遇到同样的不幸,只是彼此处境不同而已。颈联由眼前景象联想到屈原的悲剧,表现自己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担忧。尾联以自身遭遇为喻,勉励伯奴不要像自己那样因遭贬谪而感到绝望,同时表达了对伯奴的关怀与牵挂之情。这首诗以抒情为主,但叙事成分也较多,通过叙述个人遭遇和内心感受来表达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不详,从诗中流露出的忧愤不平之气来看,诗人很可能经历了一次贬谪。全诗四联皆为对偶句,形式整齐,韵脚协调,读来朗朗上口,十分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