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遍禹迹,鳏寡达尧心。
正在亲人守,能令王泽深。
朝廷多秀士,镕炼比精金。
犀节同分命,熊轩各外临。
圣主赋新诗,穆若听薰琴。
先言教为本,次言则是钦。
三时农不夺,午夜犬无侵。
愿使天宇内,品物遂浮沉。
寄情群飞鹤,千里一扬音。
共蹑华胥梦,龚黄安足寻。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应制以题坐右
【注释】:文明,文治。禹迹,指大禹治水的故事。鳏寡,指无妻无子的孤苦者。尧心,指尧帝的仁慈之心。守,守护。泽深,恩惠广泛。朝廷,这里指朝中官员。多秀士,有很多有才能的人。熔炼,指加工提炼。分命,分别派遣。熊轩,指用熊皮制成的车盖。穆若,形容声音优美。薰琴,指琴声悠扬。先言教为本,次言则是钦,指要重视教育,其次是要遵守法律。三时,指春、夏、秋三个季节。午夜,指夜晚。犬无侵,指家畜没有被盗或受伤。寄情群飞鹤,千里一扬音,指希望人们像鹤一样高远而自由地飞翔,不受拘束。共蹑华胥梦,龚黄安足寻,指共同实现美好的梦想。龚黄,指汉代名臣龚遂、黄霸等人。安足寻,即“何必求”的意思。
【赏析】:此诗是诗人应诏所作的应制之诗,其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颂扬和对百姓的关怀。
首联两句写皇帝的仁政。”文明遍禹迹”,是指国家治理得象大禹治理洪水那样,既有效又全面;”鳏寡达尧心”,是指政府关心民众的生活状况,让所有的鳏寡孤独都得到了救济。这两句诗表现了皇帝的仁政和良好的政治风貌。
颔联两句写皇帝对人才的重视。”正在亲人守”,是指皇帝身边有很多有才能的人,他们忠诚地守护着皇帝;”能令王泽深”,是指这些有才能的人能够帮助皇帝治理好国家,使得国家的恩泽更加深厚。这两句诗表现了皇帝对人才的重视和对人才的欣赏。
颈联两句写皇帝的法治精神。”朝廷多秀士”,是指朝廷中有非常多的优秀的官员;”镕炼比精金”,是指这些官员们经过精心的培养和磨砺,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这两句诗表现了皇帝的法治精神和对官员们的严格要求。
尾联两句写皇帝的美好愿景。”犀节同分命”,是指皇帝任命的官员都是德才兼备的人;”熊轩各外临”,是指这些官员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两句诗表现了皇帝的美好愿景和对官员们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皇帝的颂扬和对官员们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发展的良好祝愿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