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
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𥊑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注释】

  1. 草创:创建。争天禄:争夺帝位。2. 睚眦(yā zì)相驰逐:因小怨而相争斗。3. 壮士:指曹操手下的勇士。破坚阵:攻破强敌的坚固防线。4. 词人:指曹丕,字子桓,魏文帝。赋华屋:作华丽文章歌颂功业。5. 都邑(yì):古时帝王所建的城市或诸侯王的都城。缭绕:环绕。西山阳:邺城西面有太行山,故称西山,东面是黄河,故称阳。6. 桑榆:太阳落山后余辉,这里比喻晚年。汗漫:水波浩荡的样子。漳河曲:邺城附近的河流,因在邺城东南,故称漳河。7. 人代改:被取代。8. 西园:汉文帝的上林苑。9. 贵臣:指东汉末年的宦官和外戚势力的首领。娥眉𥊑睩(ē méi fù niǎn):形容女子美貌。共灰尘:与尘世同归于尽。10. 铜台:指铜雀台,曹操建造的游乐场所。歌舞处:歌舞娱乐的地方。11. 秋风愁杀人:秋风萧瑟,令人忧愁到极点。
    【赏析】
    这首诗是乐府《鸡鸣》诗之一。诗中通过曹操的一生,表现了当时社会政治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的现实生活,反映了诗人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也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建功立业、封狼居胥的愿望。全诗四句,每句七字,韵脚“禄”、“逐”、“曲”和“土”分别属于不同的韵部;但押韵并不严格,而是错综变化,显示出诗人灵活运用诗歌声韵规律的能力。
    首联写曹操初入中原时的雄姿英发。曹操自起兵以来,征战四方,终于扫平北方群雄,统一了天下。他雄心勃勃,志向远大,要成就一番大事业。
    颔联写曹营的生活。曹操手下有大批勇士,他们日夜奋战,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同时,曹操还招揽了不少文人雅士,让他们为他撰写诗文,歌颂自己的功劳。
    颈联写曹营的繁华景象。曹操占领了邺城之后,城中宫殿楼阁鳞次栉比,富丽堂皇。邺城外,河水滔滔,流经邺城的那条河叫做漳河。
    尾联写邺城的命运。由于连年的战争和政治斗争,邺城已经变得破败不堪,昔日的荣华富贵已不复存在。只有邺城郊外的一座高台——铜雀台依然巍然耸立,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
    整首诗用典贴切,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明快,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