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华升宝历,轩帝眇闲居。
政成天子孝,俗返上皇初。
忘味因观乐,欢心寄合酺。
自怜疲马意,恋恋主恩馀。
【诗句释义】
东都:洛阳,唐时为东都,即今河南省洛阳市。
四首:指此诗共有四首。
重华:黄帝(轩辕氏)。
升宝历:登上皇位成为帝王。
轩帝:周宣帝,名静。
眇(miǎo)闲居:寂寞闲居。
政成天子孝:政事有成,天子孝顺。
俗返上皇初:民俗恢复上古时的朴实淳朴。
忘味因观乐:忘记了饥饿而观看音乐。
合酺(pú):宴饮。
自怜疲马意:怜爱疲惫的马。
恋恋主恩馀:依恋主恩未尽,留恋朝廷。
【译文】
皇帝登位成为帝王,周宣帝寂寞闲居。
政事有成,天子孝顺,民俗复归简朴。
忘记了饥饿,观赏音乐,快乐之心寄托在合宴之中。
自己怜悯疲惫的马,依恋不尽的恩情。
【赏析】
全诗四首,以“东都酺宴”为主题,描写宫廷宴会盛况,抒发诗人喜悦之情。
第一首,写皇帝即位,宣帝闲居。“重华升宝历”,言皇帝登基为王;“轩帝眇闲居”,言宣帝寂寞闲居。“政成天子孝”,言政治有成就,天子孝顺;“俗返上皇初”,言民俗回归上古的朴素。“忘味因观乐,欢心寄合酺”,言忘记饥饿之苦,观赏音乐之乐,快乐之心寄托在合宴之中。“自怜疲马意,恋恋主恩馀”,言自怜疲惫之马,依恋不尽的恩情。
第二首,写皇帝宴享群臣,百官欢欣。“忘味因观乐”,忘却饥渴而观听音乐;“欢心寄合酺”,喜悦之心寄托在合宴之中。这两句与第一首的“忘味因观乐,欢心寄合酺”相同,但内容不同,第二首是皇帝宴享群臣。“自怜疲马意,恋恋主恩馀”,言自怜疲惫之马,依恋不尽的恩情。
第三首,描写皇帝宴享文武百官,群臣欢乐。“政成天下泰”,政事有成就,天下太平;“俗返上皇初”,民俗回归上古的朴素。这两句与第一首和第二首相比,更强调了天下太平,民风纯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局面的称颂和向往。最后两句,写群臣宴享,自得其乐。“忘怀忘味乐悠悠”,忘却饥饿之苦,享受音乐之乐,快乐之情悠长;“自怜疲马意,留恋主恩馀”,自怜疲惫之马,依恋不尽的恩情。
描写皇帝宴享文武百官,群臣欢乐。“政成天下泰”,政事有成就,天下太平;“俗返上皇初”,民俗回归上古的朴素。这两句与第一首和第二首相比,更强调了天下太平,民风纯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局面的称颂和向往。最后两句,写群臣宴享,自得其乐。“忘怀忘味乐悠悠”,忘却饥饿之苦,享受音乐之乐,快乐之情悠长;“自怜疲马意,留恋主恩馀”,自怜疲惫之马,依恋不尽的恩情。整首诗以宴会为中心,描绘了一幅热闹喜庆的图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富强的渴望和对盛世太平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