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兵出顿金微,照日明光铁衣。百里火幡焰焰,千行云骑騑騑。
蹙踏辽河自竭,鼓噪燕山可飞。正属四方朝贺,端知万舞皇威。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和结构的题目。解答此题要读懂原诗,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分析诗句运用的手法,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作品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总结答案。
“汉兵出顿金微”,意思是汉代军队出动到边陲之地。顿金微是汉代的一个郡名,这里指代的是边陲之地,即北方。“照日明光铁衣”,指的是穿着铁甲的战士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非常壮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汉代军队出动到边陲之地,穿着铁甲的战士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非常壮观。
“百里火幡焰焰”,指的是在战场上飘扬着巨大的旗帜,火焰熊熊燃烧,场面非常壮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战场上飘扬着巨大的旗帜,火焰熊熊燃烧,场面非常壮观。
“千行云骑騑騑”,指的是骑兵奔腾不息,如同白云一样。这句的意思是说:战场上骑兵奔腾不息,如同白云一样。
“蹙踏辽河自竭”,意为践踏辽河水,形容战斗激烈。这一句中,“蹙踏”一词用得极好,表现了将士们奋勇冲锋的情景,而“自竭”则表明战斗的激烈程度。
“鼓噪燕山可飞”,“可飞”是指可以飞翔。这句的意思是:将士们奋力作战,英勇无敌,如燕子般翱翔九天。这句中的“可飞”一词用得好,表现了将士们英勇无敌,如燕子般翱翔九天的气势。
“正属四方朝贺,端知万舞皇威”,这里的“四方”指代全国各地。这句的意思是:正是由于四面八方都来庆贺,所以知道皇上的英武之威。
【答案】
译文:
汉代的军队出动到边陲之地,士兵们身着耀眼的光芒照耀大地的铁甲。战场之上,战旗飞扬,战马嘶鸣,战士们奋勇冲杀,犹如天降神兵。将士们奋勇作战,英勇无敌,如燕子般翱翔九天。正是由于四面八方都来庆贺,所以知道皇上的英武之威。
赏析:①首联两句写景。“出顿”,“照日”,点明时间地点,“明光”,写出铁甲耀眼夺目,突出军队雄壮威武。诗人选取典型景物加以渲染,为下文描写战斗作了铺垫,也烘托了气氛。
②颔联写战斗情景。“火幡”、“云骑”,形象地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程度,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英勇无比的战斗精神。
③颈联以“蹙踏”“自竭”两个词语表现将士们奋勇作战,英勇无敌,如燕子般翱翔九天。
④尾联点明主题。“四方朝贺”,表现天下太平;“万舞皇威”,表现皇帝的威风八面、英明神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