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思想感情和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原诗歌的删改,如果有删改要对删改的内容作具体分析,最后对照选项内容辨析正误。

“没蕃故人”意思是:在塞外打仗时生死未卜的战友。

译文:前年我们去攻打吐蕃(月支)的军队,在城上没有全师而败下来。吐蕃汉兵断了消息往来,生与死长与短,永远不能相见。无人收拾战旗,马也不认识那面残破的军旗。想祭奠你却又疑惑你尚在人间。我在这天涯远别的时刻哭得肝肠寸断。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的诗。诗的前两句写战事失利,后两句写战争结束后,友朋生死两茫茫,无法相见。末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表现了他对这位朋友的思念之情。诗的前两句,以“没蕃故人”为题,点出了主题,即诗人要送别的是“没蕃故人”——在塞外打仗时生死未卜的战友。从“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一句可以看出,当年吐蕃军队曾大举侵唐,诗人率部与之作战,结果大败而归,连城都未能攻克,可见吐蕃军队的强大。这两句既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又写出了这次征战的失败,突出了送别的原因。“城上没全师”,是“没蕃故人”的具体写照;“城上”,指城头上;“没”,同“殁”,死亡,这里用来形容将士们牺牲的惨重;“全师”,谓全军覆灭;“没”,同“殁”;“全师”,谓全军尽殁。这两句是说:前年我们去攻打吐蕃的军队,在城上都未能取得胜利。“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前句说:吐蕃和唐朝之间断绝音讯已很久了,生死永隔。后句说:活着的人只能长久地和你分离。吐蕃入侵唐境,唐玄宗派大将高仙芝率兵抗击;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命李泌为元帅,讨伐安庆绪。诗人随李泌出征,在西域被俘,流落在北庭,直到天宝十四载(755)春天才回到长安,所以有“生”和“死”。这两句写战事结束以后,友朋生死两茫茫,无法相见。“无人收废帐”,是说战败后吐蕃士兵烧了唐朝军的帐篷;“归马识残旗”,是说战后的战马认得残留在战场上的唐朝军旗。这两句承首联“城上没全师”而来,写吐蕃军队焚烧了唐朝军帐和战旗的情景,同时暗示出战事刚刚结束,双方还在交战状态。“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尾联写诗人因怀念故人而流泪的情景。“欲祭”,是说想祭祀他;“疑君在”,是说怀疑他还活在世上;“天涯哭”,是说在天涯海角哭他;“今”,指今天。这两句是说:我本来要去祭祀你,可我又怀疑你还活在世上,我如今在天涯海角痛哭着你。诗人通过写自己的哀痛,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情。此诗写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当时诗人正在北庭(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东南),与故人分别已经两年有余,故有此感慨之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