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持刑宪声名远,好是中朝正直臣。
赤县上来应足事,青山老去未离身。
常思从省连归马,乍觉同班少旧人。
遥爱南桥秋日晚,雨边杨柳映天津。
【注释】
刑宪:刑罚和法律。中朝:朝廷或朝廷的官员。赤县:指京城长安。应足事:事情已足够。老去未离身:年岁已高仍任职。同班:在朝廷当官的同事。省:通“审”,审查案件。归马:指退职回乡,回到故乡的马。天津: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元和郡县图志》卷六:“长安故城东有天津桥。”《太平寰宇记》卷一○五:“长安县,县西二十里为天津桥,一名南津桥。”
【译文】
长久执掌刑法声名远播,好是朝廷中的正直大臣。
从京城来的赤县来应足了事情,青山老去未离开人身。
常思念回乡审案像连归马,乍觉得同班少旧人。
遥想南桥秋日晚雨边杨柳映天津。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时诗人因遭权臣李石、杜元颖陷害贬谪江陵府司马,后量移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又量移到通州(今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本篇是诗人赴通州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仕途生涯中种种遭遇的感受。
首联写自己久任刑宪,声誉日隆,得到中朝正直大臣们的推崇。这两句是说,我长期执掌刑法,名声远扬,得到朝廷正直大臣们的推崇。
颔联自谦说自己从京城来,应足事,年已老迈但还担任官职。这两句是说,我从京城来到长安,应该做的事已经办完,我已老了,但还担任官职。
颈联说想起回乡审案,像连着回家的马匹一样。忽然想到同班同事已少了许多人。这两句是说,常常思念回乡办案,就像连回家的马匹一样。忽然想到同班同事已少了许多人。
尾联遥想南桥秋日晚雨边杨柳映天津。
全诗以“望”字统摄全篇,构思巧妙自然,语言流畅晓畅,感情真挚深沉,是一首别开生面的抒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