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妍雅,貌特惊新。眉间月出疑争夜,颊上花开似斗春。
细腰偏爱转,笑脸特宜颦。真成物外奇稀物,实是人间断绝人。
自然能举止,可念无方比。能令公子百重生,巧使王孙千回死。
黑云裁两鬓,白雪分双齿。织成锦绣骐驎儿,判绣裙腰鹦鹉子。
触处尽开怀,何曾有不佳。机关大雅妙,行步绝𡟛娃。
傍人一一丹罗袜,侍婢三三绿线鞋。黄龙透入黄金钏,白燕飞来白玉钗。

【注释】

  1. 游仙窟:指《游仙窟》这部文学作品。
  2. 崔五嫂:崔家的女子,诗中以“五嫂”称呼。
  3. 异:与众不同,独特。
  4. 妍雅:美丽。
  5. 月出:形容眉毛像月亮一样明亮。
  6. 花:比喻笑容。
  7. 细腰:指女子身材纤细。
  8. 笑脸:形容女子的笑颜。
  9. 真:真是。
  10. 物外:指超出世俗之外的事物。
  11. 人间:指人世间。
  12. 举止:行动和姿态。
  13. 方:方法、策略。
  14. 巧使:巧妙使用。
  15. 黑云:形容鬓发乌黑浓密。
  16. 白雪:形容齿白如雪。
  17. 织成:编织而成。
  18. 锦绣:用彩色丝线做成的精美织物。
  19. 骐驎儿:传说中的吉祥动物麒麟。
  20. 鹦鹉子:即鹦鹉羽毛。
  21. 开怀:心情开朗。
  22. 不佳:不如意。
  23. 机关大雅妙,行步绝𡟛娃:言其心思巧妙,举动优雅非凡。𡟛娃,指古代妇女的一种装束。
  24. 傍人:周围的人。
  25. 丹罗袜:红色丝绸袜子。
  26. 侍婢三三绿线鞋:三个侍女各穿一双绿色丝线鞋。
  27. 黄龙透入黄金钏:形容手腕上佩戴的金钏闪着金黄色。
  28. 白燕飞来白玉钗:形容头上插着的玉钗如同飞翔的白燕。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美女的诗歌。《游仙窟》为唐元稹作,是唐代小说集《元氏长庆集》中的一篇。这首诗写崔五嫂容貌出众,气质非凡。首联写她的姿容美艳,眉如新月,面若桃花;颔联赞其娇媚动人,一笑可令公子重生,一颦则让王孙死心塌地;颈联赞美她能言善辩,机智过人;尾联描绘她的服饰华贵,举止高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和艺术感染力。
    首句“奇异妍雅,貌特惊新”,开篇便将崔五嫂的美丽与出众的特点点明。这里的“奇异”与“妍雅”、“貌”与“惊新”,都是形容词语的重叠,既表现了崔五嫂的美艳,又显示了其独特魅力。
    第二句“眉间月出疑争夜”,“月出”形容眉毛如月亮般明亮,而“疑争夜”则形象地描绘出她眉间的光彩夺目,宛如夜空中争辉的月亮一般。这种描述既突出了其眉形之美,也增添了神秘感。
    接下来两句“颊上花开似斗春”,“花开”则喻指其笑容,“斗春”则暗示其笑容灿烂如春天之花朵竞相绽放。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其笑容之美,更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息。
    第三句“细腰偏爱转”,则进一步描绘了她纤细的腰身和柔美的舞姿。这里的“偏爱”与“转”都表现了其对舞蹈的喜爱和投入,同时也暗示了她的柔美和多才多艺。
    最后两句“笑脸特宜颦”,“颦”在这里是指皱眉头的动作,但在这里却有双关的意思,既指她的笑容可掬,也可指她的眉头紧锁。这种双重含义使得整句话更加有趣且耐人寻味。
    中间六句则主要从侧面描绘了崔五嫂的风采。首先通过“真成物外奇稀物,实是人间断绝人”两句,表达了对她的赞美之情。这里的“物外”与“人间”分别指的是超越世俗和人世的美好事物,而“奇稀物”则强调了她的独特与珍贵。接着又以“自然能举止,可念无方比”两句,赞美了她举止优雅、行为得体。最后以“能令公子百重生,巧使王孙千回死”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她的魅力之大。这四句诗虽然都是正面评价,但也透露出作者对她的倾慕和仰慕之情。
    最后六句则是从侧面来描绘崔五嫂的风采。首先通过“黑云裁两鬓,白雪分双齿”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她的发饰之美。这里的“黑云”与“白雪”分别指的是黑色和白色的发饰,而“裁”则暗示了其精巧的设计和剪裁技艺。接着又通过“织成锦绣骐驎儿,判绣裙腰鹦鹉子”两句,赞美了她的服装之精致华丽。这两句中的“锦绣”、“鹦鹉”等词语,都强调了她的服装之美。最后以“触处尽开怀,何曾有不佳”两句,表达了对她的赞美之情。这里的“触处”指的是她到处都能给人带来愉悦之感,而“何曾”则强调了她从未有过任何瑕疵。
    这首诗通过对崔五嫂外貌、神态、举止以及服饰等方面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她的美丽与才华。同时,通过正面评价与侧面衬托相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