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
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
是时军两进,东拒复西敌。
蔽山张旗鼓,间道潜锋镝。
精骑突晓围,奇兵袭暗壁。
十月边塞寒,四山冱阴积。
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
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
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
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
可嗟牧羊臣,海上久为客。

塞垣行

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是时军两进,东拒复西敌。蔽山张旗鼓,间道潜锋镝。精骑突晓围,奇兵袭暗壁。十月边塞寒,四山冱阴积。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可嗟牧羊臣,海上久为客。

注释:

  • 疾风卷:疾风席卷(形容狂风肆虐,气势浩大)。
  • 溟海:大海。
  • 扬砂砾:扬起沙粒和碎石。
  • 仰见:抬头看到。
  • 昏昏:昏暗的样子。
  • 两进:两次进军。
  • 东拒:向东抵抗。
  • 西敌:向西的敌人。
  • 蔽:遮盖。
  • 旗鼓:旗帜和鼓声。
  • 锋镝:指兵器。
  • 精骑:精锐的骑兵。
  • 晓:拂晓,天亮的时候。
  • 奇兵:非常规的军队或策略。
  • 十月:农历十月,通常指秋季。
  • 冱:冻结。
  • 雨雪:下雨和下雪。
  • 雁南飞:大雁往南飞。
  • 景:通“影”,阴影。
  • 事讨论:谈论国事。
  • 经籍:书籍,学问。
  • 操:执掌,使用。
  • 岂要:难道需要吗?
  • 黄河誓:黄河边的盟誓。
  • 燕然石:燕然山上的石刻。燕然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爱山北,汉时在此刻石立碑,作为匈奴侵犯的记号。
  • 可嗟:可惜。
  • 牧羊臣:被放牧的臣子。

赏析:
《塞垣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描写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描述了战乱中大自然的荒凉景象,疾风卷起大海的浪涛,万里沙砾飞扬,象征着战争的破坏力。

颔联「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则描绘了士兵们因长时间战斗而视线模糊,天色不明的情况,表达了士兵们的迷茫和无助。

颈联「是时军两进,东拒复西敌」揭示了战争的两面性,一边是抵御敌人的入侵,一边是内部的矛盾斗争。

接下来几联分别描写了战事中的紧张氛围、战略战术的变化、以及士兵们的生活状态。如「精骑突晓围,奇兵袭暗壁」,展现了战场上的激烈交锋和巧妙的战术运用。

尾联「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则反映了作者对于过去学习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期待。

全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以及对士兵们生活的观察,展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