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天子县,金谷石崇乡。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
书成休逐客,赋罢遂为郎。
贫贱非吾事,西游思自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选项分析赏析。

本题要求对《洛阳作》一诗逐句进行解释,并写出译文,注释,赏析,注意要一一对应。解答时注意抓住关键句来分析,例如第一句中的“天子县”是指洛阳是皇帝的县邑;第二句中的“石崇乡”指金谷园,石崇是东晋时期的大富豪,在洛阳建有金谷园;第三句中的“草色侵官道”描写了春天草木生长的景象,草色已经侵入官道,暗含着作者的忧思之情;第四句中的“书成休逐客”意思是写完书信就不要再做客人了,表明了作者的志向;最后一句中的“贫贱非吾事”“西游思自强”意思是贫困卑微不是自己的所愿,想到西部去发展自己。

【答案】

译文:洛阳作为天子之县,金谷园是大富豪石崇的故乡。春天草木生长,草色已经侵入官道,花枝也探出苑墙。我写罢文章就不用再做客人了,我要到朝廷去为国效力了。贫穷卑微不是我追求的目标,我准备到西部去奋发图强了。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四年(745)秋天离开长安后所作。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表现了他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首联写自己在京城洛阳的处境。“天子县”,即洛阳,是唐玄宗的行宫所在,也是他的帝都所在地,因此诗人称它为“天子县”。洛阳作为皇帝的县邑,自然地位重要,繁华富丽。而金谷园又是石崇的故乡,石崇是当时有名的豪富,他的家产富可敌国。诗人用这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处在这样一个富贵之地,可以尽情享受物质上的快乐,但这种生活并不是他所需要的。这两句中蕴含着诗人内心的矛盾情绪——一方面,他享受着富贵生活,另一方面又感到精神空虚,无所依托。

颔联紧承首联,进一步描绘洛阳的春色之美。春风吹绿了草木,花草树木竞相生长,生机勃勃。然而这一切美景并不能使诗人忘却忧愁。因为诗人知道只有功名事业才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当看到满眼的青草绿树时,他不免感慨万分。这两句中运用对比手法,将洛阳春天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同时更突出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感情。

颈联直接抒发自己的心情。写完文章就不再做客人了,我要到朝廷去做一名官员。“休逐客”三字,表明诗人不再像过去那样寄人篱下,而是自食其力了。“遂为郎”表明诗人决心要入朝为官。这两联中“休”“为”二字,既表明了自己的决定,又表现了诗人的自信和坚定。

尾联直抒胸臆。既然自己不想做穷困卑贱的人,那就应该奋发有为,到西部去发展自己。这里“贫贱非吾事”与前两联相呼应,进一步表明诗人不愿过贫困潦倒的生活。“西游”一词,不仅表现出诗人对西部的向往之情,而且表现出他不甘平庸、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强性格。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