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注释】: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首座寺庙,故名。
空:指佛经已全部译成汉文。事已空:事情已经完结。
断碑残刹:断残不全的石碑和残破的殿堂。见遗踪:指这些遗迹仍然存在。
萧萧:形容风声凄凉。茅屋:用茅草盖成的屋子。秋风起:秋风刮起来。羁思:羁旅中的思念。浓:浓重、深沉。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历古迹而引发感慨的诗。前二句点出题意,表明作者游历了古代著名的佛教圣地——白马寺。后两句则转入抒情,由眼前所见触发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全诗意境清幽,耐人寻味。
“白马驮经事已空”,以“空”字概括了白马寺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从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西迎佛法,到白马驮经,再到“永平七年间(公元68年),于洛阳城雍门外,穿地为都尉治,起寺于雍门北侧”。这所寺院成为我国佛教的发源地之一,历时千余年,终于在唐武宗时期被毁。作者目睹了这一切,心中自然感到无比的空虚。“断碑残刹见遗踪”,既写出了白马寺的历史遗迹,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空虚感。“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句,更是将作者的内心世界推向了高潮。秋风萧瑟,茅屋荒凉,这种凄凉的景象与作者内心世界的孤寂和空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夜雨声羁思浓”,则是全诗感情升华的地方。作者在茅屋中听到一夜秋雨淅沥,不禁思绪万千,对人生的感悟也随之加深。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意境深远,寓意丰富,是一篇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