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岫碧孱颜,灵踪若可攀。
楼台烟霭外,松竹翠微间。
玉液寒深洞,秋光秀远山。
凭君指归路,何处是人寰。

诗句解读

1 岩岫碧孱颜:这一句描述了山的岩石和山峰的青色,形容山的颜色如同碧玉般鲜嫩。”孱颜”可能是指山的苍老或者脆弱的外表,暗示了山峰的古老和沧桑感。

  1. 灵踪若可攀:这里”灵踪”指的是神秘或神圣的踪迹,”攀”则表达了一种向往或者追求之意。整句诗似乎在说,如果山中有神迹或者神秘之处,那么是否可以接近并探索?
  2. 楼台烟霭外:描绘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场景,”楼台”可能指的是某个古老的建筑或塔楼,”烟霭”是云雾缭绕的样子,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
  3. 松竹翠微间:这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象,”松竹”通常与高洁、坚韧的象征相关,”翠微”则是形容绿色植被茂密且颜色鲜明,整体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4. 玉液寒深洞:这可能是对某处清澈如玉的泉水的描述,”冰寒”一词突出了水质的清冽和冷峻,”深洞”则让人联想到神秘莫测的地下世界。
  5. 秋光秀远山:这里的”秋光”可能指秋天的阳光,它照射在远处的山峦上,使得山显得更加秀丽动人。秋天通常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象征着成熟与美丽。
  6. 凭君指归路:最后的“凭君”可能是在请求或希望某人指点回去的路,”归路”指的是回到人间的道路或家园。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未知旅程的渴望和对安全归宿的期待。

译文

岩岫碧孱颜,灵踪若可攀。
楼台烟霭外,松竹翠微间。
玉液寒深洞,秋光秀远山。
凭君指归路,何处是人寰。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诗中的“玉液寒深洞”和“秋光秀远山”两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更隐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体悟——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最后一句“凭君指归路”,更是表达了一种对回家之路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归宿的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成就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