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压渔家短短篱。
惹袖尚馀香半日,向人如诉雨多时。
初开偏称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
行客见来无去意,解帆烟浦为题诗。
解析和翻译
诗句解释与注释:
- “岸梅”: 描述的是岸边的梅花。
- “含情含怨一枝枝”: 表达了梅花似乎有着深深的情感,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 “斜压渔家短短篱”: 描绘了梅花生长在渔民家旁边的情景。
- “惹袖尚余香半日”: 暗示梅花即使在离开后,也留下了持久的香气。
- “向人如诉雨多时”: 比喻梅花像在向人们诉说着风雨的日子。
- “初开偏称雕梁画”: 形容梅花刚刚开放时,与雕梁画栋相衬的美。
- “未落先愁玉笛吹”: 暗示梅花尚未凋谢,就已经开始担心被吹落的命运。
- “行客见来无去意”: 表明即使路过的旅客看到了梅花,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 “解帆烟浦为题诗”: 描述了诗人看到梅花后,决定停船靠泊,并在船上题诗留念的情景。
译文:
岸上梅花,
带着深情和怨恨,一朵朵地盛开,
仿佛是渔家的篱笆旁。
它吸引的衣袖还留着余香,
好像还在诉说着多少雨天的时光。
刚开放时,就与雕梁画柱相得益彰,
还没凋谢就已经担心被风吹落。
经过的旅人看到它都无动于衷,
解开帆篷,停靠在有雾的江边,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描绘了岸上梅花的美丽和坚韧。首句“含情含怨一枝枝”不仅形容了梅花的姿态,也暗喻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随后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生长环境、形态以及它在风雨中的坚韧和美丽。尤其是最后两句“未落先愁玉笛吹”,既表现了梅花对风雨环境的敏感,也表达了诗人对其坚韧生命力的赞叹。整体上,这首诗以梅花为载体,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同时寄寓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屈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