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河边叟,谁知隐与仙。
姓名终不识,章句此空传。
迹为坐忘晦,言犹强著诠。
精灵竟何所,祠宇独依然。
道在纡宸眷,风行动睿篇。
从兹化天下,清净复何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把握关键词语,分析诗句的意象特点,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1.“昔者河边叟”:昔日河边的老者。河畔老人,隐逸之人也。

  1. “谁知隐与仙”:谁能知道这位河上的老人是隐居在深山之中的仙人?这两句是写诗人对于河上老人的身份的猜测。“谁知”二字,表现了诗人对河上老人的深深怀疑,同时流露出诗人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
    3.“姓名终不识”:他的姓名最终也不知道。“姓名终不识”,说明诗人对于河上老人的了解十分有限。“终”字表现了诗人对于河上老人的深深的疑惑。
    4.“章句此空传”,章句(文章的章节)在这里指代诗篇,空传指没有流传下来。“章句”一词,在这里指的是诗篇,诗人通过这一问,表明自己对于河上老人的不了解。
    5.“迹为坐忘晦,言犹强著诠”:其行迹已经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言辞仍强加诠释。“迹”、“忘”、“诠”都是关键词语,“迹”即行为举止;“忘”即忘记世俗名利,达到超脱物外的状态;“诠”即解释或阐述。“坐忘”“言犹”等词表现出诗人对于这种状态的羡慕和渴望。
    6.“精灵竟何所”:那么他的精神究竟在什么地方呢?“灵”即精神、魂魄。“竟”表示到底、究竟。“何所”表示哪里。“竟”一词强调了诗人对于河上老人精神状态的不解。
    7.“祠宇独依然”:祭祀的地方仍然完好无损。“祠宇”指供奉神灵的庙宇,“依然”即仍然。“独”字突出了诗人对于祭祀场所的珍视和重视。
    8.“道在纡宸眷”:道就在陛下的关怀之中。“道”即道统、道理。“宸眷”指皇帝的恩宠。“纡”即曲折、迂回。“宸眷”体现了诗人对于朝廷对于隐士的态度的肯定。
    9.“风行动睿篇”:这样的教化之风足以感动皇帝的心,从而形成睿智之策。“风动”指风吹草动,喻指社会风气的变化。“睿篇”指睿智之策,“睿”即智慧、明智。“风动”突出了诗人对于社会风气变化的担忧。
    10.“从兹化天下,清净复何先”:从此可以教化天下百姓,使天下变得清明宁静,又有什么可先的呢?“从兹”指自此,从此以后的意思。“化天下”指教化天下百姓。“清净”指清明宁静,这里指政治清明。“复”即再、又,表示再次。“何先”意为什么优先,“先”表示优先,这里是疑问语气助词。“清净”一词突出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首联写河上公庙的历史渊源,点明诗人的仰慕之心。颔联写诗人对河上公庙中那位隐士的猜测,表达了诗人的疑虑和对隐士的向往之情。颈联写河上公庙中隐士的行为,表现了隐士超凡脱俗的境界。尾联写诗人对于朝廷对待隐士的态度的肯定和对于朝廷教化天下的忧虑之情。全诗以咏史为主,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对朝廷对待隐士的态度的肯定以及对于朝廷教化天下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