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蜀柳□知春,风澹暖烟愁杀人。将谓只栽郡楼下,不知迤逦连南津。
南津柳色连南市,南市戎州三百里。夷陬蛮落相连接,故乡莫道心先死。
我今帝里尚有家,门前嫩柳插仙霞。晨沾太一坛边雨,暮宿凤皇城里鸦。
别来三载当谁道,门前年年绿阴好。春来定解飞雪花,雨后还应庇烟草。
忆昔当年栽柳时,新芽茁茁嫌生迟。如今宛转稊着地,常向绿阴劳梦思。
不道彼树好,不道此树恶。试将此意问野人,野人尽道生处乐。
为报门前杨柳栽,我应来岁当归来。纵令树下能攀折,白发如丝心似灰。
【注释】
□:应为“已”。
蜀柳:即四川柳,今四川一带的杨柳树。
风澹暖烟愁杀人:春风吹拂着淡淡的暖气烟霭,使人感到忧愁。
只栽郡楼下:只知道在府衙的庭院里种植。
迤逦:曲折延伸的样子。
三百里:形容距离遥远。
夷陬蛮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和部落。
仙霞: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指长安城。
太一坛:皇帝祭天时设坛祭祀太乙神的地方,此泛指皇宫。
凤皇城里鸦:凤凰城是唐代的京城。乌鸦栖息在树上。
三载:三年。
绿阴好:绿叶茂盛,遮阴凉爽。
飞雪花:飘飞的雪花。
庇烟草:庇护、保护烟草。
生处乐:生长的地方快乐。
宛转:曲曲折折。
彼树:指前文中的蜀柳。
不道:不要说。
野人:指乡野中的人。
心似灰:心情像灰烬一样。
为报:请代我报告。
来岁:明年。
【译文】
门前蜀柳已经发芽,春天到来时,春风轻拂着淡薄的暖气烟雾,使人感到忧愁。人们以为它只是种在府衙庭院里的,其实并不知道它一直延伸到城南的南津。
城南的南津柳色一直连到南市,南市到戎州有三百里。边疆的少数民族和部落相连接,故乡的人不要以为他们心里先死了。
我如今在帝都长安还有家,门前的嫩柳插在仙境般的霞光里。早晨沾着太一坛边的雨水,晚上宿在凤凰城里的鸦巢里。
自从离别三年来,谁又能说清我们的消息呢?因为门前每年都有绿荫遮挡,所以人们不知道我的行踪;等到春来时一定会飞雪,雨后也应该庇护烟草。
想起当年栽植柳树的情景,新生的嫩芽嫌生长得太慢了。现在它弯曲地伸在地上,常在绿荫中使我产生思乡梦。
不要说那棵树长得好,也不要说那棵树长得不好。试着把这个意思问问乡下人,他们都说生长的地方快乐。
请代我向门前的杨柳树报告一下,我明年应该回来了。即使树下有人攀折树枝,白发如丝也无心去管束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情诗,通过描写诗人对柳树的感情,抒发了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清新流畅,意境开阔,情感真切,富有生活气息。
首联写柳树之盛美。诗人用拟人的笔调描绘出一幅春日景象:温暖的春风拂煦着蜀柳,使得柳枝轻轻摇曳,仿佛在低吟浅唱。春风又带来淡淡暖气烟霭,使得整个长安城弥漫在一片愁云之中。这两句诗以春风作媒介,巧妙地将春风拟人化,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同时通过“愁杀人”这一夸张手法,突出了春风的强烈影响力和感染力;最后一句则从侧面烘托了蜀柳之盛美。
颔联写柳树的生长环境以及其带来的影响。“将谓只栽郡楼下”,诗人认为只有栽在官府庭院里的才能算是真正的蜀柳。然而他哪里知道,这种观点是多么地狭隘而错误!蜀柳不仅生长在官府庭院里,它还生长在城南的南津,甚至延伸至南市与戎州的三百里之间。这里的蜀柳生长在边远地区,它们与少数民族和部落相连接,给这些地方带来生命的气息。因此,诗人感叹说:“夷陬蛮落相连接,故乡莫道心先死。”故乡的人们不要以为他们在思念自己就先死去了!
颈联写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他站在长安城门前,看着那些曾经栽在府衙庭院里的蜀柳,现在却已经长成大树,郁郁葱葱,遮阴蔽日了。诗人想起了从前那些嫩芽,它们生长得非常缓慢;而今那些已经弯曲着伸展在大地上的树干,却在不断生长着;而那些曾经被砍伐的枝条,如今又重新长出了新芽……这一切都让诗人产生了许多思乡之情。
尾联则是诗人对妻子的深情表白。他想象妻子看到门前的柳树已经长成大树,一定很惊讶;她一定会问起为什么自己的丈夫要离开她这么久;她一定会担心自己是否还健在……然而诗人并不想告诉妻子这些令人伤心的消息,他只想告诉她一个好消息:他明年会回来的!即使树下有人攀折树枝,他也毫不在意;他的心中已经不再有任何人或事可以动摇他的决心和信念了。
本诗通过对门前蜀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深眷恋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感人,充满了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