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苦神亦秀,泠然溪上松。
铜瓶与竹杖,来自祝融峰。
常愿入灵岳,藏经访遗踪。
南归见长老,且为说心胸。
【注释】
同王右丞送瑗公南归:指与王维(王右丞)一起送张瑗公回南方。瑗公,即张瑗,唐开元年间进士。南归,指返回南方。
行苦神亦秀,泠然溪上松:形容人行至艰难处仍保持高洁,如神之清逸;比喻人在困境中也能保持清醒。泠然,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常用于形容流水声。
铜瓶与竹杖,来自祝融峰:铜瓶和竹杖都是从祝融峰上带来的。祝融峰,又名紫云山,在湖南衡山,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有仙人遗迹。
常愿入灵岳,藏经访遗踪:希望能进入灵岳,寻找那些已经遗失的古籍经文。灵岳,指道教中的仙山,此处泛指名山胜地。
南归见长老,且为说心胸:张瑗公回到南方后,见到年长者就告诉他这些。心胸,这里指胸怀、气度。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送别好友张瑗公的诗。全诗以“送”字贯穿全篇,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前四句写景抒情,后四句叙事写情。
第一、二句写友人行至艰难处仍保持高洁,如神之清逸。用拟人的手法,把“人”比作“神”,既写出了友人的高尚品格,又烘托出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第三、四句化用《诗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句意,将“铜瓶”与“竹杖”比作“祝融峰”的遗物,表明自己要像古人一样去追寻那已失的古籍经典。
第五、六句写友人归乡后所说的话。“南归见长老”,表明友人归乡后一定会遇到一位位长者,并告诉他们这些。“且为说心胸”,说明诗人对这位长者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厚。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一片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