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相欹是洞门,昔人从此入仙源。
数株花下逢珠翠,半曲歌中老子孙。
别后自疑园吏梦,归来谁信钓翁言。
山前空有无情水,犹绕当时碧树村。

以下是对《桃源》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诗原文

绝壁相欹是洞门,昔人从此入仙源。
数株花下逢珠翠,半曲歌中老子孙。
别后自疑园吏梦,归来谁信钓翁言。
山前空有无情水,犹绕当时碧树村。

翻译与注释

  1. 绝壁相倚成洞穴,古人从此进入仙境 - 这一句描述了桃花源的自然景观,用“绝壁相倚”来描绘洞口的险峻,“入仙源”则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2. 在几株花树下遇见珍珠翡翠,在歌声中回忆起老去的子孙 - 这里的“珍珠翡翠”和“老去的子孙”都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生命状态。
  3. 离别后自我怀疑是否是园吏的梦境,归来时谁能相信我的话语 - “自疑”和“谁信”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疑惑与不确定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外界的怀疑态度。
  4. 山前只有不相关的流水,仍然围绕当初的绿树村落 - 这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化,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桃花源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每一节都以一个具体的场景开始,逐渐深入到更广泛的意境之中,形成了一种层层深入的艺术效果。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够深入人心,因为它触及了人性中最朴素的情感——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家园的依恋。这种情感的力量在于它的普遍性和持久性,它跨越了时代和文化的界限,触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内心。

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歌的一个特点,即倾向于使用朴素的语言和直观的形象来表达深刻的思想。这种风格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也使得它们能够跨越时空,成为永恒的经典。

《桃源》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自我和生活的机会。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意义,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