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恩诏别星班,去压徐方分野间。
有鸟尽巢垂汴柳,无楼不到隔淮山。
旌旗渐向行时拥,案牍应从到日闲。
想忆朝天独吟坐,旋飞新作过秦关。

【注释】:

玉皇恩诏:指皇帝的诏书,即圣旨。星班:指天上的星官,这里比喻朝廷官员的等级。徐方:指徐州一带地区。分野间:指徐州一带地域。有鸟:指诗人自己。尽:完。垂:下垂。汴柳:汴河之柳,汴河在今河南省。无楼:没有楼阁。到日:指到任之日。旌旗:古代帝王仪仗中的大旗,这里指军队行进时所展示的大旗。案牍:公文文书。应从:应该跟随。想忆:怀念。朝天:指朝拜皇帝。坐:指独处静坐吟诗。旋飞:很快地飞回。新作:新做的诗词。过秦关:越过函谷关(在今河南省)。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韦岫之作。韦岫是唐代宗室子弟、秘书郎、侍御史等职。他曾任江西观察使,后调任泗州司马。作者与韦岫交谊甚笃,所以写此诗以示临别赠言之意。诗前四句以“恩诏”和“分野”为线索,写诗人对韦岫即将离京赴任的祝贺之情;后四句则写韦岫即将离开时的景象和自己临别赠言之意。

开头两句:“玉皇恩诏别星班,去压徐方分野间。”说韦岫受命于皇帝,被擢升为高官,要去治理徐方地区了,这是皇帝的恩赐,韦岫该感到荣耀。接着写韦岫将要离开时的景象:“有鸟尽巢垂汴柳,无楼不到隔淮山。”“汴柳”指汴河边上的柳树,因为汴河经常泛滥,所以河边的柳树常常被淹死,而那些不淹死的柳树就垂向汴河水面,成为汴河风光中的一部分。“无楼不到隔淮山”是指韦岫的官邸周围没有一座楼阁,但却能够远眺淮河两岸的山色。这两句写韦岫即将上任,其官邸周围没有楼台可以凭高眺望,但他仍能看到淮河两岸的山光水色。“有鸟尽巢垂汴柳,无楼不到隔淮山”,是全诗写景的精华所在。它把诗人送别的情怀融入景物描写之中,使人联想到诗人对友人即将离任的惜别之情。

第三、四句写韦岫离任时的情形:“旌旗渐向行时拥,案牍应从到日闲。”“旌旗”指军旗。“应从”意思是应该跟着……走或来到……的地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韦岫即将离任,他的军旗就要跟随着他前进的队伍一起拥向前方了。“案牍”指公文。按常规,韦岫刚到任时应该有很多的公文要办理,但既然已经离任,那么这些公文也应该随着他去到了。“应从”“案牍”两词连用,既表明了韦岫刚刚来不久,又要离开,同时也暗示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烦,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使他急于摆脱。这两个词语,一实一虚,相映成趣,更增强了诗意的深度。

最后两句写韦岫临别赠言之意:“想忆朝天独吟坐,旋飞新作过秦关。”“朝天”指朝见皇帝。“独吟坐”指独自坐在那里吟咏诗歌。“旋飞”形容新创作的诗歌像鸟儿一样很快就能飞向远方了。“新作”说明这首赠别诗是韦岫刚作成的,所以很新鲜。“过秦关”是说这首诗像燕子一样很快就能飞越秦岭关隘到达长安了。这两句既是诗人送别时的临别赠言,又是诗人对韦岫即将离任的祝愿,同时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讽刺,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恶。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含蓄。诗中通过写景来抒发诗人送别韦岫的惜别之情,又借韦岫即将离任的情景来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表现了诗人对韦岫的关心与爱护以及对他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