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树满西津,津亭堕泪频。
素车应度洛,珠履更归秦。
水接三湘暮,山通五岭春。
伤离与怀旧,明日白头人。

【解析】

1.爱树:指喜爱树木,这里暗指喜爱自己的国家。津:渡口、渡船。

  1. 西津:即西陵渡,在今湖北省秭归县西北。
    3.堕泪频:频频流泪。
    4.素车应度洛:意思是说,你乘着白色的车子渡过洛阳。素车,白色车辆,这里代指使者。洛阳,古都邑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
    5.珠履:古代贵重的鞋类饰品,这里代指使者。
    6.三湘:指湖南省一带的河流,即潇水、湘江、蒸水三条水系,这里借指湖南。
    7.五岭:指南岭山脉,横亘于中国南部,绵延约2000公里。
    8.伤离与怀旧:离别和对故国的回忆。伤离,伤心离别;怀旧,回忆过去。
    译文:我多么喜欢那满树的树木啊,西津渡口的我频频流泪。白色的车子该是渡到洛阳去了吧,贵官的脚上应该穿上了新的鞋子回到京城。湘江的水连接着三座山峦在暮色中,秦岭的山峰通着五岭春意在早晨。我们因为离别和对故乡的怀恋而悲伤,等到明天我们都会头发白了。
    赏析:“京口津亭送张崔二侍御”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送张无本从军》诗的颔联,原诗原文为“爱树满西津,津亭堕泪频。素车应度洛,珠履更归秦。”这首诗描写作者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自己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全诗共四句,第一、二句写送别时的环境气氛,第三、四句写离别的原因及离别后的情感。“爱树满西津”,西津就是今天的湖北秭归县西北的西陵渡,诗人送别朋友时站在渡口送行,他看到满树的树,就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来。“素车应度洛”,洛阳在当时被比作一个富饶美丽的国家,“素车”是白色的车子,“度洛”,渡过洛阳。“素车应度洛”,是说你的车子该去洛阳了。“珠履更归秦”,秦岭山脉横贯中国的南北,那里有丰富的资源,是当时人们向往的地方,所以贵官的脚上应该穿上了新鞋回到京城。“珠履”指的是贵官的鞋子,“归秦”就是回归朝廷。“珠履”一词,不仅写出了贵官们的高贵身份,而且表现出他们急于回归的心情。
    这首诗通过写送别友人,表达了自己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未来的美好祝愿,语言朴实而含蓄,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动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