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近西郭,遥对敬亭开。
枕腻海云起,簟凉山雨来。
高歌怀地肺,远赋忆天台。
应学相如志,终须驷马回。
注释:
草堂靠近西城的郭,遥对敬亭山。
枕腻海云起,簟凉山雨来。
高歌怀念土地的肺腑,远赋思念天台。
应该学习司马相如的志向,最终终须驷马回。
赏析:
《将赴京师留题孙处士山居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绝句。全诗四句,一气呵成,自然流畅。
第一句“草堂近西郭”,写诗人的住所靠近城西的草堂,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暗合了题目“将赴京师”的题旨。诗人因被朝廷征召而将要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往京都长安,所以,他的住所离城很近。这样写,既点明了诗人即将告别故乡,又要为下面写在孙处士山居作铺垫,同时暗示出诗人对友人的眷恋和不舍之情。“远对敬亭开”,写诗人面对敬亭山。从字面上看,是说诗人与敬亭山遥遥相对,其实,这里还有一层意思,即诗人即将远离京城,去往远方,而敬亭山却依然屹立在那里,诗人无法不与之“对”。“开”字用得好,它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慨,又表现了敬亭山的雄姿英发,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第二句“枕腻海云起”,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诗人躺在竹席上,眼前展现的是那浩瀚无垠、白浪翻滚的大海,而那朵朵白云就仿佛是海上的水鸟,悠闲自得地在海面游动、嬉戏。诗人以“海云”、“起”等词语,勾勒出了这幅美丽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看到这宁静而又美丽的海天景象。
第三句“簟凉山雨来”,“簟”是指竹席。这句诗的意思是:竹席凉爽,仿佛山中的细雨正在降临。这里的“来”,并非指真的下雨,而是形容细雨飘洒而下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这一静谧的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仿佛能够闻到那清新的空气,感受到那份宁静的美好。
第四句“高歌怀地肺,远赋忆天台”。前两句写景,这三句则是诗人的情感流露,表达了他对自己家乡的深深眷恋。“地肺”一词出自《史记·封禅书》,意为大地之肺,用以比喻家乡或故乡。这里的“地肺”,既是对家乡的赞美,也是对故乡的怀念。而“天台”,则是指浙江天台山,它是古代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同时也是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地方。这里的“天台”,同样是对故乡的一种象征。
最后一句“应学相如志,终须驷马回。”这两句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祝愿。“相如”是指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他曾因为受到汉武帝的赏识而得到重用,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反而更加努力地创作,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这里的“相如”,既是对司马相如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的勉励和鞭策。而“终须驷马回”,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他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岁月里,像相如一样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抱负,让人读后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