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橘含花处处香,老人依旧卧清漳。
心同客舍惊秋早,迹似僧斋厌夜长。
风卷翠帘琴自响,露凝朱阁簟先凉。
明朝欲醉文中彦,犹觉吟声带越乡。

卢橘含花处处香,老人依旧卧清漳。

心同客舍惊秋早,迹似僧斋厌夜长。

风卷翠帘琴自响,露凝朱阁簟先凉。

明朝欲醉文中彦,犹觉吟声带越乡。

注释:
卢橘:一种果树,其果实可食用。
含花:指果实上挂着的花朵。
处处:到处,遍布的意思。
老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卧清漳:躺在清澈的漳河之滨。
心同:心情相同。
客舍:客人居住的地方。
惊秋早:对秋天到来感到惊讶。
迹似:足迹似乎。
僧斋:僧人的住所。
厌夜长:对夜晚漫长的生活感到厌倦。
翠帘:翠绿色的帘子。
自响:自行发出声音。
簟(diàn):竹席。
越乡:越地,指浙江一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老诗人在病中与文士交往的诗。全诗以“寄郡中文士”为题,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诗人对文士的关心和友情。诗人通过描绘卢橘、清漳、老人、客舍、僧斋等景物,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卢橘含花处处香”,描绘了卢橘树上花朵盛开的景象。这里的“处处”表示范围广泛,强调了卢橘树遍布各地的特点。“含花”则是指花朵在枝头绽放的情景。“香”字不仅描述了花朵的美丽,还暗示了花香四溢的气息。

第二句“老人依旧卧清漳”,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这里的“老人”指的是诗人自己,而“依旧”则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卧清漳”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清漳河边安享晚年的生活状态。

第三句“心同客舍惊秋早”,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到来的敏感和感慨。这里的“心同”意味着诗人与文士的心情相通,他们共同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带来的变化。“惊秋早”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叹。

第四句“迹似僧斋厌夜长”,描绘了诗人与文士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迹似”意味着他们的足迹相似,都像僧道一样追求简朴的生活。“厌夜长”则表示他们对于夜晚漫长而无聊的生活感到厌倦。

最后一句“风卷翠帘琴自响,露凝朱阁簟先凉”,描绘了诗人与文士的生活场景。这里的“风卷翠帘”形容清风拂过窗帘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琴自响”则暗示了诗人正在弹奏琴曲,音乐的声音自然地流淌出来;“露凝朱阁簟先凉”则描绘了夜晚降临时,露水凝结在朱红色的阁楼上,使得竹席变得凉爽起来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与文士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卢橘、清漳、老人、客舍、僧斋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