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穷今古掩书堂,二顷湖田一半荒。
荆树有花兄弟乐,橘林无实子孙忙。
龙归晓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自香。
向夜欲归心万里,故园松月更苍苍。
【诗句释义】
- 崔处士的居所,掩映在书堂之中。2. 两顷大的湖田中有一半荒芜了。3. 荆树开花时,兄弟都很高兴;橘树林里没有结出果实,子孙们很忙碌。4. 龙回到了山中的洞口,云雾仍然沾湿了它的身躯。5. 麝香经过春山,草也散发出香气。6. 晚上准备回家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像天边的万里之遥一样遥远。7. 因此园子里的松树和月亮更显得苍老而深邃。
【译文】
崔处的山居掩映在书堂之中,两顷大的湖田中一半荒芜了。荆树开花时,兄弟都很快乐;但是,橘树林中却没结出果实,子孙们很忙碌。当龙回到了山中的洞口,云雾依然沾湿了它的身躯;麝香经过春山,草也散发出香味。晚上准备离开的时候,心情像天边的万里之遥一样遥远,因此园子里的松树和月亮更显得苍老而深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山居的景象,诗人以崔氏兄弟和橘林为题,抒发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
首联“坐穷今古掩书堂,二顷湖田一半荒”,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他坐在书堂中,享受着宁静的时光,同时他也欣赏着湖田的风景,但其中一半已经被荒废了。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颔联“荆树有花兄弟乐,橘林无实子孙忙”,则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他在山居中与兄弟们一同欣赏荆树的花,他们沉浸在欢乐之中。然而,他们并未能享受到橘子的果实,因为子孙们在忙于采摘。这里的“荆树有花”和“橘林无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颈联“龙归晓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自香”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龙回到了山中的洞口,使得那里的云雾更加湿润;麝香经过春山,使得那里的草木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仰之情。
尾联“向夜欲归心万里,故园松月更苍苍”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夜晚来临,他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仿佛距离已经达到了万里之遥。而当他想到故园的松树和明亮的月亮时,又感到自己更加渺小和无助。这种深沉的情感表达,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这首诗通过对崔氏兄弟和橘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它也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让人们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壮阔和情感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