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振儒风遇盛时,紫泥初降世人知。
文章报主非无意,书剑还家素有期。
秋寺卧云移棹晚,暮江乘月落帆迟。
东归自是缘清兴,莫比商山咏紫芝。
【解析】
此诗是送别诗。“紫泥”即紫宸,指天子所居之处,此处借指皇帝。“商山咏紫芝”典出《列仙传》,张良在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功成身退,回到商山(今陕西商南县东南)隐居,采芝而食,与赤松子为友,故称商山四皓。这里诗人以商山四皓自比,表明自己有高洁的志向。全诗意境高远,情调豪健。
【答案】
①独振儒风遇盛时:独自振作儒雅之才,恰逢盛世。(独振儒风:振,振奋;儒风,儒家学说之风)
②紫泥初降世人知:皇帝下诏书,让陆象先回京任官。(紫泥:皇帝用紫色泥封诏令,象征皇帝的意思)
③文章报主非无意:我写文章是为了报效君主,并非没有这个愿望。(文章:指诗文等文学作品;报主:报答君主;意:意愿,愿望)
④书剑还家素有期:我早就把归家当作一种乐趣。(书剑:指读书和行侠仗义;还家:回家;素有期:早有归家之期;期:期限,希望、打算)
⑤秋寺卧云移棹晚:秋天里坐在寺中,望着云彩悠然自得地把船桨移动。(秋寺:秋天寺院里的景色;移棹:移动着船桨;晚:傍晚)
⑥暮江乘月落帆迟:傍晚时分乘船,在月光的映照下慢慢驶向岸边。(暮江:傍晚的江水;乘月:乘着月光;落帆:停船;迟:缓慢、缓慢)
⑦东归自是缘清兴,莫比商山咏紫芝:东归是因为内心充满清正之气,不要像商山四皓那样吟咏灵芝。(东归:指陆象先被召还朝;清兴:内心纯洁清明的情趣;莫:不要;比:比拟,类比;商山:山名,位于秦岭北麓,西起陕西省商县东至河南省洛南县。相传周文王避纣曾隐于此。因周人称为商山四皓,后人遂将隐居不仕的人誉为商山四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