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白马紫丝缰,正值蚕眠未采桑。
五夜有心随暮雨,百年无节待秋霜。
重寻绣带朱藤合,更认罗裙碧草长。
为报西游减离恨,阮郎才去嫁刘郎。

寄房千里博士

春风白马紫丝缰,正值蚕眠未采桑。

五夜有心随暮雨,百年无节待秋霜。

重寻绣带朱藤合,更认罗裙碧草长。

为报西游减离恨,阮郎才去嫁刘郎。

注释: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在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的作品,当时许浑已经辞去了朝廷的官职,回到了故乡润州。
  • “春风白马紫丝缰”描述了春天时,诗人骑着一匹装饰华丽的白马,驰骋于春风之中。
  • “正值蚕眠未采桑”意味着在养蚕的时候,诗人没有去摘桑叶。
  • “五夜有心随暮雨”表示诗人在五个夜晚里,一直思念着远方的朋友。
  • “百年无节待秋霜”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希望与朋友共同度过漫长的岁月。
  • “重寻绣带朱藤合”,这里的“朱藤合”可能指的是某种精致的织物,象征着重逢。
  • “更认罗裙碧草长”,诗人在寻找旧日的朋友时,发现了他们的罗裙,并感叹其绿草长。
  • “为报西游减离恨”,诗人通过向西游的朋友传达消息,以消除自己的离别之恨。
  • 最后一句“阮郎才去嫁刘郎”,这里的“阮郎”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恋人,而“刘郎”则是指另一位追求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思念和祝福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春风、白马、紫丝缰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同时通过“五夜有心随暮雨”,“百年无节待秋霜”等诗句,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诗中的“朱藤合”和“罗裙碧草长”等意象,增添了诗意的美感和深度,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最后通过“为报西游减离恨”,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和对离别的释怀,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表现友情、自然美景以及人生哲理的优秀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