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试昭阳曲,瑶斋帝自临。
红珠络绣帽,翠钿束罗襟。
双阙胡尘起,千门宿露阴。
出宫迷国步,回驾轸皇心。
桂殿春空晚,椒房夜自深。
急宣求故剑,冥契得遗簪。
暗记神仙传,潜封女史箴。
壶中知日永,掌上畏年侵。
莫比班家扇,宁同卓氏琴。
云车辞凤辇,羽帔别鸳衾。
网断鱼游藻,笼开鹤戏林。
洛烟浮碧汉,嵩月上丹岑。
露草争三秀,风篁共八音。
吹笙延鹤舞,敲磬引龙吟。
旄节纤腰举,霞杯皓腕斟。
还磨照宝镜,犹插辟寒金。
东海人情变,南山圣寿沈。
朱颜常似渥,绿发已如寻。
养气齐生死,留形尽古今。
更求应不见,鸡犬日骎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赠给萧炼师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每一句的详细解读:
- 曾试昭阳曲,瑶斋帝自临。(曾经尝试过昭阳的曲子,皇帝亲自来到瑶台)
注释:昭阳,古代宫名。这里指代皇宫。瑶台,传说中的仙境,也指皇帝。
- 红珠络绣帽,翠钿束罗襟。(红色的珠子装饰着绣帽,翠色的钿饰束紧了罗衣)
注释:红珠,红色珍珠。络,用丝线等编织成网状物。绣帽,用刺绣工艺制成的帽子。翠钿,翠绿色的珠宝或饰品。束罗襟,用丝绸做成的衣襟。
- 双阙胡尘起,千门宿露阴。(长安城的城门上,胡人战乱的尘埃开始升起,千门的门前都是露水覆盖的土地)
注释:双阙,指宫殿两边的楼观,通常用来形容朝廷或皇宫。胡尘,指来自北方的战乱尘埃。千门,泛指很多大门。宿露阴,夜露滋润了土地。
- 出宫迷国步,回驾轸皇心。(离开京城时,迷失了方向,皇帝的心中充满了忧虑)
注释:轸,动词,指触动、引起。皇心,指皇帝的心事或心意。
- 桂殿春空晚,椒房夜自深。(在桂花香气弥漫的宫殿中度过一个漫长的夜晚,夜晚更深)
注释:桂殿,指桂花盛开的宫殿,常用来象征富贵和权力。椒房,古代帝王嫔妃所居之处,多用花椒来驱邪。
- 急宣求故剑,冥契得遗簪。(急忙寻找丢失的武器,偶然间找到了一根旧簪子)
注释:冥契,一种占卜方法,通过触摸物品来预知未来。遗簪,丢失的簪子。
- 暗记神仙传,潜封女史箴。(暗中记住了神仙的故事,私下收藏了一些女史箴言)
注释:神仙传,关于神仙传说的故事书籍。女史箴,古代的一种劝诫女性的书籍,以历史为鉴。
- 壶中知日永,掌上畏年侵。(在手中的壶中可以知道时间的长久,手上的掌纹却感到岁月的流逝)
注释:壶中,比喻时间。知日永,知道时间的长久。掌上,比喻身体。畏年侵,害怕岁月的流逝。
- 莫比班家扇,宁同卓氏琴。(不要和班家的扇子相比,宁愿和卓氏的琴相比较)
注释:班家,指的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迁的家族。卓氏,指的是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
云车辞凤辇,羽帔别鸳衾。(告别了华丽的马车,换上了轻盈的羽毛披风与鸳鸯被)
网断鱼游藻,笼开鹤戏林。(鱼儿离开了被网线束缚的网,鸟儿离开了笼子)
注释:藻,水中植物。笼开,指笼子被打开。
洛烟浮碧汉,嵩月上丹岑。(洛阳郊外的烟雾飘向天空,嵩山之巅的月亮高挂在山峰)
露草争三秀,风篁共八音。(露水的草在阳光照耀下竞相展示它们的美丽,风中的竹丛发出八种声音)
吹笙延鹤舞,敲磬引龙吟。(吹笙声引来了鹤群翩翩起舞,敲击磬石的声音仿佛能引动龙鸣)
旄节纤腰举,霞杯皓腕斟。(手持着旄(马尾毛)节的官员们优雅地举着纤细的腰部,手中握着洁白无瑕的杯子斟满了琼浆)
还磨照宝镜,犹插辟寒金。(将宝镜擦拭后依旧闪烁着光芒,依然保持着辟邪避灾的意义)
东海人情变,南山圣寿沈。(东海之地的人们已经改变心意,南山上的圣人寿命已渐消逝)
朱颜常似渥,绿发已如寻。(朱颜即红润的面庞,绿色的头发已经如同秋天的枯叶)
养气齐生死,留形尽古今。(修养身心可以使生命与死亡并重,保持形态可以让过去和现在共存)
更求应不见,鸡犬日骎骎。(更加努力寻求可能已经无法再见的往日时光,每日鸡犬声渐渐稀少)
李白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萧炼师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意象,如“昭阳曲”、“玉簪”、“仙传”等,以及生动的自然景色描绘,展现了李白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萧炼师的赞美,也是对于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