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通南径,僧堂倚北坡。
藤阴迷晚竹,苔滑仰晴莎。
病忆春前别,闲宜雨后过。
石横闻水远,林缺见山多。
欲结三天社,初降十地魔。
毒龙来有窟,灵鹤去无窠。
客路随萍梗,乡园失薜萝。
禅心如可学,不藉鲁阳戈。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因此,首先要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分析。这是一首纪游诗,全诗描绘了诗人游览龙兴寺崇隐上人院所见的景物。首联写诗人来到佛寺,从南边竹径通到北坡上的僧堂。颔联写藤阴迷晚竹,苔滑仰晴莎。颈联写病忆春前别,闲宜雨后过。尾联写石横闻水远,林缺见山多。
颔联是全诗的关键,“藤阴”句是说藤萝的阴影遮住了晚竹,“苔滑”句是说苔藓滑腻而湿润。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佛寺所见的景物,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
颈联是说病中的诗人怀念春日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觉得闲适宜于在雨后出游。这里的“病忆春前别”是说诗人此时因生病不能像以前那样与朋友一起畅游。
尾联是说诗人想到自己要结社三天,初降地魔时,毒龙有窟,灵鹤无窝。这里的“毒龙来有窟,灵鹤去无窠”是说诗人此时正想结交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但是又担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像毒龙一样凶险。
【答案】
①“佛寺通南径,僧堂倚北坡”是描写作者所到之处,突出了其位置的幽静;②“藤阴迷晚竹,苔滑仰晴莎”是描写佛寺周围的环境及景色,表现了作者被美景吸引的心情;③“病忆春前别,闲宜雨后过”是抒发了作者思念友人的心情,表达了自己闲适、悠闲、宁静、惬意的心情;④“石横闻水远,林缺见山多”是描写佛寺周围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欣赏自然风光的心情;⑤“欲结三天社,初降十地魔”是说自己想要结交志同道合的人,并希望在社会上有所作为。